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国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研究文献的综合分析
范文

    田雪晴 张庆玲 赤玉竹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对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意愿研究领域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文献数量整体呈波动上升态势,2009~2011年为缓慢增长阶段,2011~2016年为中间过渡期,2017~2019年为快速发展阶段。文献分布上,整体来看工业经济、商业经济、工商管理等学科所占比重相对较大。基金资助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占据主要地位。研究进展上,主要包括概念研究、切入视角、机制与影响三方面,丰富了原有新能源汽车消费意愿研究。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研究进展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一线及省会等大型城市高速发展,市民私家车拥有量日渐增加,汽车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为大众生活带来便捷和舒适的同时,也带来了交通拥堵、大气污染等许多负面影响。此外,我国工业迅速发展,石油进口依存度逐年上升,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调整能源结构已变得刻不容缓。因此,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符合社会需求与发展潮流、清洁、绿色、无污染的新兴产品,受到了政府和公众的日益重视。我国及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导向市场随之形成,不少国家和地区已陆续公布燃油车禁售倒计时。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也成为优化产业能源结构、推动节能减排、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概念最早出现于2007年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颁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认为“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有别于传统能源的新型能源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与之相对应的是采用传统化石能源作为动力来源的传统汽车。迄今为止,有关国外新能源汽车大众购买意愿的研究较多,而国内的相关研究较少,但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数据源,基于文献计量视角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研究领域文献进行统计处理和内容挖掘,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期了解新能源汽车概念发展的进程,梳理不同切入视角下的新能源汽车接受及购买情况分析,科学阐述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为其他学者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数据来源和文献概况

    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该数据库是国家“十一五”重大网络出版工程《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的核心部分,核心期刊,重要评价性数据库来源期刊收全率为99%,具有较强的权威性。考虑到不同类型、不同刊物的文献层次水平有所不同,本文以期刊中的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检索(CSSCI)为主要来源,检索方式为“主题=新能源汽车、并含=购买意愿,时间不限,精确匹配”,截至检索日期2019年11月15日,共得到文献109篇。

    (一)文献数量

    文献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某一领域的学术进展,就我国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相关文献的数量而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研究呈逐年上升态势。通过对所得109篇文献进行时间分析(见图1)。

    根据发展趋势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09~2011年,缓慢增长阶段。在这一阶段,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相关文献逐渐出现,但数量较少,呈缓慢上升趋势。研究者从纯电动汽车入手,从消费者的固有属性和需求环境出发,研究纯电动车两种属性所各自产生的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因素,通过整合和优化这些因素获取影响消费者購买纯电动车的六大因素,并由此构建影响消费者购买纯电动车因素的分析模型。2011~2016年,中间过渡阶段。这一阶段,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相关文献数量波动幅度较大,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国内学者对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研究相对增多,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科视角相对丰富,突破了原有的“营销独大”局面,从交通管理学、行为心理学等人文社科角度解析新能源汽车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并尝试提出对策,如杨婕选择了政府产业政策角度,研究发现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无论从研发阶段还是购买时税费优惠补贴抑或配套设施建设都会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显著影响。第二、研究内容细化深化,如学者楼梦琦、殷正远和莫伟艳则立足新能源汽车的产品战略角度,从消费者类别选择、价格选择、性能选择、商业模式选择和市场推广切入,发现消费者更倾向于混合动力、价格低廉、性能和售后服务优良、充电便捷的产品。2017~2019年,快速增长阶段。这一阶段,新能源汽车相关文献数量快速增长,且增长幅度较大,新能源汽车消费意愿研究取得较大进展。这一时期,研究者对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研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科视角有所创新,基于消费者自身视角研究影响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如李榕引入自我建构这一细分变量,讨论了自我建构与社会距离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影响机制;第二、模型构建较为多样,探究基于各种模型与理论下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如田宗博引入计划行为理论(TBP)并构建了probit模型,研究发现购买态度、主观规范以及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均为正向,而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是负向的。

    (二)文献分布

    从学科角度分布,新能源汽车作为一个交叉领域的研究课题,其研究涉及行为心理学、交通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多学科多领域。整体来看工业经济、商业经济、工商管理等学科所占比重相对较大。其中,工业经济这一学科文献有88篇,占文献总量的56%;商业经济有36篇,占比23%。相比之下,农业经济、新闻传播等学科占比较少(见图2)。

    (三)研究机构及作者情况

    通过对文献信息进行归并处理得到研究作者与研究机构名单。统计发现,发表相关文章数量在3篇以上的作者有2人,其中干宏程以4篇高居榜首;其余学者在新能源汽车相关方面的发文量大多为1~2篇,表明较多数学者并未长期从事新能源汽车相关方面的研究;此外许研、祖名、杨武等在该领域也各有建树(见图3)。研究机构方面,上海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方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由于强大资金技术的支持,在新能源汽车的研究领域上有较高成就(见图4)。

    (四)资金资助

    统计发现,此领域相关文献受各种基金资助较多。109篇文献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12篇,占比38%;属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有6篇,占比19%。基金项目上自然学科偏多,人文学科相对较少,各省市对新能源汽车影响因素研究也给与了较大资金支持。虽然当前国内对新能源汽车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但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空间还很大。

    三、新能源汽车研究进展

    关键词是文章最为核心的信息,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可以明晰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进展趋势。对所检索到的关键词进行提取分析,发现新能源汽车研究的关键词集中在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影响因素、顾客感知等方面。结合文献的具体内容,本文将新能源汽车研究进展情况归纳为概念、切入视角、机制与影响三方面。

    (一)新能源汽车概念研究

    “新能源汽车(New energy vehicle)”的概念源于最初美国经济学家Boulding在1966年提出的“循环经济”概念。“循环经济”的核心是建立一种在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该经济模式的生产特征就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新能源汽車”顾名思义,是利用“新能源”为能源驱动的汽车,“新能源”是区别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的新型能源,例如电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都被认为是“新能源”。学者刘博文认为:新能源汽车是依靠非传统化石能源作为驱动能量来源,并且在驱动结构与结构方面都有别于传统化石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汽车等。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概念最早出现于2007年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颁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认为“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有别于传统能源的新型能源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与之相对应的是采用传统化石能源作为动力来源的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比传统型汽车废气排放量更低,有利于保护大气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对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二)新能源汽车切入视角研究

    国内对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研究大约是在21世纪初开始的,诸多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进展开研究。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学者对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切入视角大致可以分为消费者自身、产品战略、外部政策以及环境保护这四个方面,且从消费者自身开展的研究较多,基于环境保护视角的研究最少。消费者自身视角立足于消费者自身的实际情况,更多的关注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徐国虎和许芳从消费者购置时决策因素的角度进行了调研,研究表明性价比高、性能好的产品会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产品战略视角立足于我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展开研究,张晓宇、赵海斌指出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的完善与否,是推广新能源汽车关键问题;楼梦琦、殷正远和莫伟艳则从消费者类别选择、价格选择、性能选择、商业模式选择和市场推广切入,发现消费者更倾向于混合动力、价格低廉、性能和售后服务优良、充电便捷的产品。外部政策视角立足于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优惠补贴政策,杨婕选择了政府产业政策角度,研究发现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无论从研发阶段还是购买时税费优惠补贴抑或配套设施建设都会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显著影响。环境保护视角则立足于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学者多基于环境质量对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空气污染水平更高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度更高;环境意识更强和对能源安全担忧的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更高。

    (三)新能源汽车机制与影响

    国外对新能源汽车的调查研究要远早于中国,对中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对于年龄与新能源汽车购买意向之间的联系,研究得出了混合的结果:Carley等人研究发现,购买意向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而Moons和Pelsmacker的研究表明,购买意向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对于性别与新能源汽车购买意向的联系,Shen和Saijo等人指出女性对新能源汽车有更高的购买意愿;而Buhner等人研究发现,男性的购买意愿更高,或者根本不与性别相关。此外,Van Haren发现居住地点或居住地对西方国家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向有影响,并表明在城市地区采用新能源汽车的意愿更高。以往的实证研究也发现,产品水平和技术因素对塑造个人的新能源汽车使用意图起着关键作用。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包括购买成本、汽车性能、新能源汽车的巡航范围和电池寿命。Bunce等人指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可用性(即基础设施的效率和可达性)是解释购买新能源汽车意愿的一个特别常见且显著的变量。通过研究财政利益和其他与政策相关的激励措施,发现政府政策激励措施,如补贴、财政回扣和政策特权(例如无车牌彩票)对购买意图有积极影响。

    四、展望

    目前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为以后学者研究新能源汽车提供了较强的借鉴意义,但仍存在一些待解决和改进的问题:一是结合多学科视角,综合考量研究维度。国内外学者在研究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时多从某一特定角度出发,多学科视角综合较少。二是基于区域背景,开展购买意愿研究。国内学者在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建模研究中,多基于西方理论模型进行相关补充,缺少对我国政治、文化、经济背景的综合考量。三是获取一手资料,加强国内相关研究。问卷调查能反映公众的心理认知,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和研究价值。已有研究中,国外学者对新能源汽车的研究较为充分,而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较少。

    参考文献:

    [1]程钰,王晶晶,王亚平,任建兰.中国绿色发展时空演变轨迹与影响机理研究[J].地理研究,2019(11).

    [2]满媛媛,尹姝月.新能源汽车消费者需求分析——基于消费者调查问卷[J].现代经济信息,2015(07).

    [3]程钰,孙艺璇,王鑫静,尹建中.全球科技创新对碳生产率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09).

    [4]杨婕.消费者对电动汽车购买意愿实证研究——基于政府产业政策理论[J].特区经济,2012(04).

    [5]楼梦琦,殷正远,莫伟艳.基于消费者选择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战略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12(02).

    [6]李榕.自我建构视角下社会距离对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7.

    [7]田宗博,承前.消费者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TPB理论和probit模型的研究[J].中国市场,2017(22).

    [8]魏一鸣,米志付,张皓.气候政策建模研究综述:基于文献计量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2013(08).

    [9]Boulding K E.The economics of knowledge and the knowledge of economic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6(01).

    [10]劉博文,李学成.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分析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0(03).

    [11]徐国虎,许芳.对新能源汽车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1).

    [12]张晓宇,赵海斌,周小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基于我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视角[J].理论与现代化,2011(02).

    [13]楼梦琦,殷正远,莫伟艳.基于消费者选择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战略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12(02).

    [14]Carley S, Krause M, Lane, B, et al. Intent to purchase a plug-in electric vehicle: a survey of some early impressions in some of the large US cites[J].Transport Environ,2012(07).

    [15]Moons I, Pelsmacker P. Emotions as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electric car usage intention [J].MarketManage,2012(34).

    [16]Shen J, Saijo T. Reexamin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individual environmental concern:evidence from Shanghai data[J]. Environ Psychol,2008(12).

    [17]Buhner J, Gruschwitz D, Kugler U, etal. Obstacles to overcome for a broad market penetration[J].Transport Res Rev,2015(30).

    [18]Van Haren R.Assessment of Electric Cars Range Requirements and Usage Patterns Based on Driving Behavior Recorded[J].National Household Travel Survey,2011(01).

    [19]Bunce L,Harris M,Burgess M. Driversper-ceptions and experiences of the electric vehicles in the UK[J].Transport Res Pol Pract,2014(05).

    [20]Inglehart R.Public support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bjective problems and subjective values in 43 societies[J].Sci. Polit,1995(01).

    [21]姜爱华,生享璐.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因素及引导政策研究[J].财政科学,2017(05).

    [22]孙晴.基于SEM电动汽车推广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大学,2017.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