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保险公司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分析 |
范文 | 潘梦洁 摘 要: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中经常面临资金短缺问题,由于受到我国现有融资平台的限制,它们通过正规商业银行获得自己发展所急需的资金难度很大。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目前融资现状,探究保险公司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独特优势,进而分析保险公司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最后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保险公司;中小企业;融资 一、前言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困绕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难点问题。引入保险公司参与中小企业融资,是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有效途径。通过保险公司担保,可降低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帮助中小企业赢得商业银行等授信机构信任。现代企业依托保险公司开展融资,已成为国外企业最常采用的方式。我国中小企业要想走出融资难的困境,必须重视这种方式。保险公司参与中小企业融资,不但有助于企业筹集自己发展所需资金,减轻企业运营负担,同时还能保障商业银行等贷款机构利益不受损失。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中小企业是我国目前市场经济领域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很多中小企业不但为当地带来众多就业机会,同时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巨大助力。但我国中小企业目前发展却不乐观,最明显的短板就是企业发展后续资金不足。一些本来具有极强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由于发展资金匮乏,造成发展过程举步维艰。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带来严重困境。数据统计显示,当时我国中小企业中85%以上的企业都存在后续发展资金不足问题。与国内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融资中明显占据不利地位。商业银行等国内金融机构大多把有限的贷款资源授信给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即便是这些企业本身经营状况和产业发展前景不如很多中小企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普遍认为大型企业更加可靠,中小型企业存在明显运营风险。为了保障自己的贷款能够及时回笼,它们把资金贷给收益相对低的大型企业。很多中小企业通过正规贷款途径解决不了自己的融资难问题,只好求助于民间融资平台。但民间融资平台本身就存在很多先天缺陷,如融资额度小,融资成本大,还款期限短等。中小企业借助民间融资渠道进行融资,习惯上被称为“高利贷融资”。这种融资方式带来的弊端在2010年左右集中爆发。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带来的中小企业资金链的断裂,很快波及到我国其他省区。山东邹平的中小企业发展一直走在国内前列,但也受这场融资危机影响。2012年,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该县因民间借贷危机导致的损失高达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很多中小企业在这场融资危机中倒闭破产。虽然此后我国政府加强了对中小企业融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但直到今天我国中小企业还受到融资难问题的困扰。如何制定有效措施,帮助我国中小企业更快做好融资,是全社会需要思考的问题。这不但涉及到微观中小企业的发展,更加关系到我国宏观经济长远健康发展的未来。 三、保险公司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独特优势 把保险公司引入中小企业融资业务之中,让它们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是外国企业经常采用的方式。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要想解决融资难问题,也需要借助于保险公司力量,让保险公司做自己融资担保者,进而承担企业运营部分风险。引入保险公司参与中小企业融资具有明显优势,具体主要有以下几点: 1.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通过保险公司担保,中小企业可像正规大型企业那样获得一样的融资渠道。这样它们就不必再通过民间高利率融资平台进行融资,可有效降低相应融资成本。如果以现有的商业银行贷款利率进行融资,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将会大大降低。以贷款100万为例,贷款期限为一年,目前的商业银行的年利率大致是5.75个百分点,即每年付出贷款利息5.75万左右。而民间借贷平台一般要比商业银行高两倍以上,就按照目前最低的年利率12%计算,也需付出12万利息。由此可见,通过保险公司的担保从正规商业银行贷款可减少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2.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效率 借助于大型保险公司信誉,中小企业进行融资可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审查环节,缩短融资时间,同时还可提高融资额度。因此,引入保险公司参与中小企业融资业务,可极大提高它们的融资效率。2013年,温州金融改革就已开始引入保险公司对中小企业融资进行担保,最终让很多面临融资瓶颈的企业获得资金注入,重新焕发出发展生机。我国中小企业已经开始在自己的融资中越来越重视引入第三方担保,其中通过保险公司这一途径也将会越来越普遍。 3.防范中小企业融资风险 以往中小企业由于经营不确定因素太多,导致商业银行为了资金安全不会轻易放贷给它们。而引入保险公司参与担保后,这种风险隐患降低。因为目前我国保险公司整体社会信用度较高且规模较大。有保险公司做担保,商业银行不用再那么担心中小企业经营风险问题,可大胆放贷。这样中小企业融资风险中很大一部分就会由保险公司承担,最终有利于防范中小企业融资风险。 4.拓展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 通过开展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等业务,可极大拓展保险公司业务范围。这样中小企业获得更便捷融资渠道,有助于保险公司开拓新业务市场。纵观欧美等发达国家在企业融资中保险公司的成功经验,大型商业保险公司无不重视企业融资贷款担保业务。我国商业保险公司也应当积极开展此类业务,尽快弥补我国资本融资市场上这一业务空白。保险业务范围扩大,带来保险公司利润增加,有助于保险公司在未来保险市场激烈竞争中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因此,引入商业保险进入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领域,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让它们能够及时获得紧缺资金,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资本基础。其次,也有助于商业保险公司业务拓展,营业利润增加。总之,在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还是相对困难的背景下,引入保险公司进入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平台优势明显。 四、保险公司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1.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转移 商业保险公司为中小企业融资进行担保,虽然会给它们自身带来丰厚的收益,但也相应地承但了大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简言之,就是以往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完全由企业自己承但,现在变成企业与商业保险公司共同承但,而且商业保险公司承但无限连带责任。如果中小企业经营不善,不能够及时还本付息,商业银行就会要求保险公司承当贷款本息的给付责任。2013年,浙江杭州某小型服装企业通过当地保险公司担保方式,从银行获得授信3000万元,时间是一年。但由于当年服装出口企业总体市场行情不乐观,最终该企业在到期还款日未能及时全额还本付息。此时,商业银行以保险公司担保为依据向保险公司第三方担保人进行催账。最终还是由当地的保险公司按照担保合同的规定向商业银行给付了剩余的本息款项。由此可见,商业保险公司在进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中,将会面临着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转移的问题。 2.国家相关法律保障制度的不健全 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在中小企业融资第三方担保方面还没做出明确规定。虽然2013年,浙江温州金融试点改革已经提出要建立科学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制。但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从法律层面明确这一机制。因此,目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引入商业保险公司担保的相关法律保障机制还十分不健全。这也是我国商业保险公司在中小企业融资中不敢轻易承但担保业务的根本原因之一。因为,万一发生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转移案例,商业保险公司将会付出巨额赔付资金。2012年,广东韶关某保险公司就是因为当地一家企业做商业银行的贷款担保,最终该企业经营不善破产倒闭,其办理的商业银行贷款两亿多元本息全部由商业银行负责赔付。巨额赔付资金最终引发该商业保险公司资金链断裂,不久也宣布破产。因此,我国目前从法律层面进行相关立法,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第三方法律保障机制非常重要。 3.保险公司缺乏必要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务的经验 保险公司开展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需专业保险营销人才参与。可我国大多数商业保险公司缺乏必要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方面的专业人才。我国商业保险公司以往多是办理的个人保险业务,如个人或者家庭人身安全或者财产保险等。它们缺乏开拓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务的必要经验。即便是商业保险公司看到开拓这一业务巨大发展前景,由于自身诸多条件限制,造成此类业务开展总是如履薄冰,不敢轻易越雷池一步。同时,我国商业保险相关法律法规中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等方面法律定位缺失,也是造成我国商业保险公司开拓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务不容忽视的重要负面因素。虽然近几年随着国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视,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扶持政策,但总体上看,商业保险公司进入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这一全新的市场条件还尚未成熟。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一方面做得比我国要好得多,我国商业保险公司已开始积极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但要想在短期内达到西方国家那样完善成熟的地步,还需走一段比较长的路。 五、提高保险公司在中小企业融资中担保作用的建议 1.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合理分配企业与保险公司的融资风险比例 针对保险公司在中小企业融资中融资风险的转移,笔者认为保险公司应当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保险公司应当立足不同中小企业所属行业特点,制定不同风险预警和防范制度,如针对周期性比较强的中小企业要依据波动周期合理安排担保任务等。同时要在保险公司与中小企业之间合理分配融资风险比例,对待一些风险较大的行业的融资应当由企业自身承担更多的风险给付比例。总之,只有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合理分配企业与保险公司的融资风险比例,才能让保险公司更加放心大胆地开拓中小企业融资担保。 2.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保险公司办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务提供保障 我国目前应尽快从全国层面出台相关法律,让保险公司进入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做到有法可依。严格的法律可进一步规范这个新兴的保险业务有序健康发展,能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保驾护航作用。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中小企业比较发达的浙江等南方地区应对自己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政策进一步完善,甚至可根据自己地方中小企业融资的特点制定全新的融资担保条例等。总之,只有完备的法律法规,才能真正为保险公司进入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领域扫清路障。 3.我国保险公司要积极借鉴西方国家成功经验,尽快培养相关业务人才 由于国外发达国家保险公司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等业务中,已经储备了很多有益经验,如德国商业保险公司专门成立本国小微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并出台相关的细则规定等。我国保险公司以往受到法律制度和现实条件制约等因素影响,在这一业务领域的开拓还不够。因此,我国保险公司要想尽快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务,学习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是一条快捷途径。同时,我国保险公司要加强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务人才的培养。通过引进和自我培训等方式,尽快储备开拓这一业务的人力资源。这样才能真正做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工作,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六、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在结合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保险公司办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等业务提出建议。但我国中小企业目前普遍面临融资难困境,引入保险公司进入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领域,可有效缓解这一难题。但由于诸多现实条件限制,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引入保险公司进行担保还需我们相关从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施金英.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J].财会研究,2013(8):34-36. [2]刘新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理论述评[J].经济学家,2012. [3]石琴.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与模式构建[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4. [4]廖新年.保险机制介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J].金融与经济,2011. [5]姜涛.论保险公司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J].中国市场,201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