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3S技术在地名普查中的应用 |
范文 | 姜涛 摘 要:详细介绍了3S技术在地名普查中的具体应用,实现了“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多媒体数据”的融合,做到了与国家数据库做到无缝连接。 关键词:地名普查;GIS;RS;GPS 3S技术即地理信息技术(GIS)、遥感技术(RS)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各个行业对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多媒体数据等信息融合的需求增加,3S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地名普查是一项公益性、基础性的国情调查。通过3S技术的助力,为普查工作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成果质量,以下为3S技术在地名普查中的具体应用。 1 GIS技术在地名普查中的应用 根据国家规范的要求数据库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地名分类以《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GB/T18521-2001)为标准。由于海域类地名在国家试点工作中已普查,不再涉及,本次普查仅包括除海域类以外的11大类地名,117小类地名。通过GIS平台建立数据库,可实现数据库、地图、表格的一体化生产;同时在数据生产过程中实现“属性数据”、“空间数据”的统一管理。此外GIS平台在生产过程中还具有如下优势: 1.1 可实现属性字段的批量生产 在地名属性数据生产过程中,部分属性数据可通过编程方式直接获取。如罗马字母拼写、地名代码、坐标系等;部分属性可计算获得,如水库面积、道路长度等。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率。 1.2 根据需求导出不同表格 预填登记表为地名普查的过程表格,是地名“属性信息”进行完善的重要过程和主要依据,也是地名普查归档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各行业部门、专家审核后形成最终成果。因此预填登记表要体现该地名所需普查的全部信息,包括选填信息,是需要完善的表格,尤其是在“地理试题概况”中,以池塘为例,预填登记表与成果表主要代码如:图1、图2。 1.3 根据需求导出不同地图 在GIS平台上,可按照村界、类别、街道、功能区等生产工作地图,以满足各种作业环境的需求,结合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可制出普通民众看得懂的图,以便面向社会后更好的服务于广大群众。 1.4 与不同数据进行无缝连接 GIS数据库实现了与多媒体数据的链接,同时可导出国家库中的“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地名连接关系数据”等,可完整的导入国家库,做到无缝连接。 2 RS技术在地名普查中的应用 遥感影像可以更直观的看到普查区域的地形地貌特征,及比较明显的地理实体的分布。通过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确定地名的位置,特别是对线状地名(如河流、道路)的走向、变更及修改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即使人工无法到达的地理实体都可以做到准确的定位,如少数铁路桥、湖岛、峡谷等。 对于城区及变化较大的区域,用时效性高的遥感影像,可有效保证数据库数据的时效性和现时性。 3 GPS技术在地名普查中的应用 GPS技术在普查过程中主要有两个应用:一是与遥感技术相互印证,使定位更精准;二是对遥感技术中无法定位的地理实体进行定位。虽然遥感影像可以定位多数较大自然地理实体的位置,结合GIS平台,甚至可以定位到地名对应自然地理实体的几何中心,但仍有一些地名无法获取,如井、洞穴、地名标志、部分单位等。为保证作业精度,可通過GPS技术进行获取,结合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可定位更精准。 4 结语 通过3S技术的助力,提高了地名普查“空间数据”的准确性和现实性;通过少量代码实现部分“属性数据”的批量填写,以及所需不同类型表格、地图的生产;同时与“多媒体数据”产生关联,做到了与国家数据库的无缝连接。该技术已应用到作者参与的全部地名普查工作中,极大地提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成果质量,同时也为以后不同类型的工作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3S技术的有着很强大的应用前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各个行业对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多媒体数据等数据融合的需求越来越大,3S技术将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 参考文献: [1]顾会丽.3S技术在地名普查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通信,2017(4):127-129. [2]王春林.基于_3S技术的产业用地数据采集与分析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2. [3]张斌.基于GIS的石河子地名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实现[J].软件导刊,2009(9):84-85. [4]胡祎.地理信息系统(GIS)发展史及前景展望[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