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酒店实习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范文

    摘 要:酒店实习是旅游管理专业实践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实践过程。通过专业实习,一方面学生能够掌握专业技能、提高服务意识,能够充分了解酒店行业,另一方面由于诸多因素导致酒店实习的效果并不理想。本文针对酒店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提出几点建议,希望为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以借鉴。

    关键词:酒店实习;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一、前言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生活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酒店管理专业作为为酒店提供管理型人才的主要基地,其教学方针、教学策略会对专业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带来直接影响。从当前的酒店管理专业需求来看,以实际技能为基础的实用型人才,成为了紧缺型人才,在这种需求背景下,以实践为基础的酒店管理教学得以展开,为酒店管理教学水平的发展带来了改变。

    酒店实习是旅游管理专业实习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实习把学生、学校、酒店三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对学生来说,实习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同实际操作结合没能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对学校来说,酒店实习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酒店来说,实习生的到来能够填补专业人才不足的缺口,储备管理人才。通过实习,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技术应用能力、服务技能、综合素质等得到提升,学校和酒店也能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中从中受益。实习后,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大多数同学对酒店产生了不好的印象,酒店实习的效果并不理想。

    二、酒店实习的消极影响分析

    酒店实习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力,拓宽了学生的眼界,而且让学生领略到了校园之外的其他知识和专业技能。但是,酒店实习教学模式单一化,学生对酒店实习有厌倦感。

    1.角色转换遇到问题

    很多学生从学校到企业,从学生变为员工,从每天学习理论知识到真正自己动手操作,往往表现出很多的不适应,他们似乎还没有准备好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遇到问题不是自己主动想办法解决,遇到不会的内容不是自己去动脑筋钻研学习,而是像在学校里有困难找班主任一样,在单位找到单位主管帮忙去解决。甚至将很多在学校里面的一些坏习惯带到实习单位里面,对企业造成了不良影响。

    2.酒店的工作繁琐、乏味

    实习后,和同学的访谈中可以看出酒店的工作强度大和加班频繁且时间长是同学们抱怨最多的。由于酒店行业的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使得刚进入酒店实习的同学往往不能承受如此强度的工作,身心疲惫,远远超出了期望值。渐渐地,由刚开始的满怀热情变成了排斥的心理,产生对酒店对工作的抵触情绪。

    3.实践操作技能差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大多是理论知识,虽然有些高职院校里面配有实训教室,但由于老师自身的实践操作技能不过硬,且难以在教室模拟出企业真正的工作环境和情境,所以很大程度上,都限于“纸上谈兵”的阶段。当学生到企业实习时,自身实操能力差的问题暴露无遗。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由于很多学生娇生惯养,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无法适应企业的工作强度,也不能达到企业的工作标准,快速提高自己的实践经验更无从谈起。

    4.酒店人际关系复杂

    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思想单纯,知识结构和应变能力比较薄弱。面对如此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会感到有些无所适从。特别是在处理问题的时候由于缺乏经验,处理问题的时候会显得束手无策,甚至有时候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矛盾。这无疑会给大学生的择业意向造成一定的影响。

    5.实习内容单调、操作机械化

    众所周知,实习生入职前酒店都会对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入职培训,目的是让实习生更好的掌握专业技能。但大多培训内容都是围绕岗位工作展开的,例如:规范站姿、托盘练习、客房整理等,对于实习生潜在意识里希望学到的管理知识几乎很少涉及。加之工作岗位职责和服务规程酒店早已实现制定,很多情况下不需要再进行改造创新。对于充满热情的实习生来说,每天重复着这样单调、机械化的操作的工作缺少挑战性,从而影响学生的择业意向。

    6.酒店脱产培训不到位,岗位分配不合理

    脱产培训又称为脱产教育培训,是指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有企业内外的专家和教师对企业内各类人员进行集中教育培训。在酒店管理者看来,旅游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实施者,酒店知识人才的使用者,而且对于实习时间有限的实习生来说,不必投入过多的人力、财力、物力进行人才培养。实习生入职前,酒店培训一般只是涉及到岗位规范和岗位职责等,对于深层次的管理理念知识一笔带过。酒店管理人员在进行实习岗位分配时只注重实习生的容貌、身高、体态等外在因素,缺乏对实习生知识技能、实习动机、工作态度、岗位偏好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深入了解,导致实习生不能适应工作岗位,出现对工作岗位的排斥、厌恶等现象。

    三、酒店实习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建议

    1.素质教育教学

    进入酒店实习,很多酒店直接让学生上岗,没有进行培训,或只是短暂几天培训时间,学生没有真正领会到酒店职业的内涵,就盲目上岗进入工作状态。学校和酒店应达成协议,至少一个月的素质教育教学,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酒店、了解酒店,使学生从心里接受这个专业,热爱酒店工作事业。

    2.421工学结合酒店实习实践教学

    素质教育学习后,将学生分配到酒店各部门,要打破传统实习模式,全部都是实践实习。421工学结合实习模式即4天定岗实习,2天专业知识学习,1天休假,工学结合同时进行,这种理论与实践穿插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及时地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反馈实践工作,对比书本和酒店实际工作的差异性,不再是以前单一的劳动技能时间实习,从而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到专业市场调查和酒店管理知识。

    3.轮岗实习实践教学

    传统的酒店实习,学生进入岗位后,至始至终从事某一岗位,直至实习结束。实行轮岗实习制度,1-2个月时,学生间互换岗位,可以拓宽学生实习内容,有利于全面了解酒店各部门的业务流程和运作情况,提高了酒店实习效果。

    4.职业资格证书

    由于酒店实践工作,学生不仅掌握深厚的专业知识,还有丰厚的实践技能。学校和酒店可以督促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例如客房服务资格证书、餐饮服务资格证书、酒吧服务资格证书、营养师资格证书等,通过考证巩固酒店实习所学的实践技能,为以后毕业进入酒店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论

    高职教育的成功,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而实践动手能力是高职教育培养的精髓,如何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强的操作技能是高职教育成就的关键,只有做好专业实习才能让学生掌握技能,快速融入社会,因此,高职院校要在专业实习上下功夫,使实习真正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李娟.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9.

    [2]冀东怡.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创新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3]祝登义.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4]梁少祯,范亚楠.沧州酒店业市场浅析[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04).

    [5]范亚楠,梁少祯.拉萨市酒店业市场分析及预测[J].企业导报,2013(12).

    [6]吴炳岳.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及培养模式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5.

    作者简介:邱艳萍(1976.02- ),女,籍贯:湖南湘西,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工作单位:湖南省邵阳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9: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