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范文

    姚玥+付林

    

    

    

    [摘 要] 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是政策制定缺乏针对性;政策之间衔接性差;政策执行效果不佳;低碳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低碳意识尚未形成。其原因是政策研究专业人才匮乏、系统的政策框架尚未形成、配套政策措施较少、政资金投入不足、政府宣传力度不够。黑龙江省应进一步完善公共政策体系,更好地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黑龙江省;低碳经济;政策问题;成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 F124 [文献标识码] A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for Developing Low-Carbon Econom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YAO Yue, FU Lin

    Abstract: Problems for developing low-carbon economy in Heilongjiang includes the unspecific governmental policies, poor policy transition, ineffective police implementation, weak innovation ability of low-carbon technology, and the lack of low-carbon awareness. The causes are proposed in the study, including insufficient professionals for the study of policy, incomplete policy framework, less supportive policy measures, and inadequate governmental investment and publicity. Heilongjiang should improve the public policy system for promoting the growth of low-carbon economy.

    Key words: Heilongjiang, low-carbon economy, policy problems, cause analysis

    据统计,2014年黑龙江省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任务的95.6%,超过进度目标15.6个百分点,节能降耗效果显著。但是,目前的政策仍然不容忽视地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通过多方面综合分析其成因才能进一步完善公共政策体系,更好地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一、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制定缺乏针对性

    当前,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日本等都具备相对完善的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而我国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化政策则少之又少。黑龙江省在制定低碳经济政策时,更多半是根据国家原有政策中的某一项给予一些规定,并未针对省情制定专项的低碳经济发展具体政策,如此各个相关部门便无法有效地施行政策以达到快速发展低碳经济的目的。例如,目前在财政政策方面,黑龙江省还没有成立针对低碳经济发展的专项资金,未能充分发挥政府公共财政的职能。黑龙江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具备发展低碳经济的巨大潜能,一旦形成系统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对黑龙江省乃至全国都有重大的意义。

    (二)政策之间衔接性差

    黑龙江省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的政策十分零散,还没有形成相对完备的政策系统,因此造成了各项低碳政策的衔接性较差。此外当前政府对于政策主体没有清晰的界定,导致很多部门出台的政策内容相似,使这些政策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重复和混乱。[1]同时,政策制定部门对政策客体也没有明确的认识,这就使各项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零散孤立,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框架模式。例如,目前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产业政策和文化政策等脱离了应有的衔接性,政策无法达到最优的施行效果。

    (三)政策执行效果不佳

    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尚未健全,行政干预手段在贯彻落实低碳经济政策、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实践中,如果只过多地运用行政干预手段以达到政策执行目的,效果不尽理想。例如,目前黑龙江省对能源超额消耗企业进行行政处罚,这并不能从源头上解决企业超额消耗能源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一切企业都是以经济效益为其运行的根本动力,如果企业严格地贯彻落实低碳经济政策,其运营成本必定会有所上升。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充分调动法律、经济、思想诱导等多方位手段、建立健全政策执行体系并配以政策监督系统,才有可能全面提高政策执行效果。

    (四)低碳技术创新能力较弱

    低碳技术的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根本。但是目前黑龙江省高新技术利用率低,企业研发积极性差,这已成为限制黑龙江省快速发展低碳经济的最大影响因素之一。近几年来黑龙江省不断加大低碳技术的研发经费、大力开发低碳技术,但投入的资金比例相比于广东、河北等低碳技术先进省份的差距依旧不小。因此,要增强黑龙江省的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就要求政府务必加大对低碳技术的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及产品,带动其他相关技术的创新,以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

    (五)低碳意识尚未形成

    如今,大排量汽车、大面积住宅等能源高耗费产品俨然已经成为全国人民普遍追求的消费方式,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高能量、高消耗、高开支的高碳生活方式。2014年,腾讯发起一份关于低碳知识的调查问卷,参与问卷调查的1856人中,表示自己清楚知道低碳生活方式的人仅占到22.92%,55.06%的人则表示自己不完全清楚,而剩下22.02%的参与调查者竟表示自己完全不知道;在“您是否在日常生活中意识到能源节约使用?”这一问题中,有57%的调查者表示大多数情况没有此类意识,只有12.7%的人表示他们总能意识到能源的节约问题。由此看见,我国普通百姓对于低碳的概念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黑龙江省,民众日常生活中的高碳行为也是十分常见,例如餐馆中的一次性餐具,办公室中的纸张浪费,家中的电器不用时却没及时关闭等行为,都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低碳环保的意识还有待提高。

    二、影响黑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政策研究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黑龙江省的各个高校中仍然未有专门针对低碳经济发展的专项性专业,低碳研究专业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到了相关政策的制定水平和执行效果,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培养大批的专业性人才,为互联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环保技术、生物医药等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源源不断输入力量,还需要政府和科研院所和研究人员紧密地配合。因此,黑龙江省应该有针对性地培养相关专业的人才,尤其是加大对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人才的培养力度。

    (二)系统的政策框架尚未形成

    近几年来,黑龙江省积极响应国家的低碳经济号召,制定了相应的低碳政策,但由于政府未能足够重视政策制定信息系统和咨询系统的作用,搜集的部分信息并不符合黑龙江省的实际发展需求,所以目前黑龙江省尚未建立起一套满足于本省省情的政策框架,制定的各项政策较为零散,关联性不强,使这些政策无法发挥其最大化效用。因此,黑龙江省需要建立起完备的适用于本省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系统。

    (三)配套政策措施较少

    每种政策都具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因而实施配套的政策组合可能比单项政策的效果更为理想。[2]目前,黑龙江省关于低碳经济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较少,没有具体的配套政策作为辅助支撑,政策执行效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例如政府应当制定一些相关的低碳经济法律政策,对于黑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与具体的法律制度及其各方主体应该承担的责任给予明确的规定,从法律上给予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资源以法律保障,实施强制性的最低能耗标准及其节能认证标准,同时完善与法规相配套的规章制度,相关部门根据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做进一步的修订,出台黑龙江省低碳经济相关法律的配套法规和政策,鼓励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

    (四)财政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以煤为主,能源结构调整难度大,面临更多资金压力。与国外产业技术相比,我国企业生产技术落后很多。自主研发又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目前国家和黑龙江省市各级政府都已经开始重视低碳经济发展,并给予资金支持,但款项来源、投资途径和投资对象并不明确,资金落实不到位,配套政策不完善,给发展低碳经济带来更大的困难。因此,黑龙江省为了发展低碳经济,应该促进低碳金融的发展,加强对低碳经济发展的财力保障。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得以良好运行的必要因素,从设计到规划到建设等一系列过程中都会耗费大量的能源资源。黑龙江省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和先进技术的缺失对于黑龙江省低碳经济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3]黑龙江省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因此黑龙江省应该建设国际化和地区性的低碳经济基础设施,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为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

    (五)政府宣传力度不够

    居民获取相关低碳知识的最主要渠道是媒体。目前,政府大多在相关低碳网站上进行宣传,且多数是低碳政策本身,与公众生活的紧密程度不高,因而宣传效果并不理想。政府可以选择从那些与公众生活紧密相连的低碳生活方式入手,如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低碳消费、低碳生活方式等,利用可视化、生动性、及时性、互动性强的电视媒体、手机、网络新媒制作出一批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低碳政策宣传节目,以扩大政策的普及率,帮助公众提高低碳意识。发展低碳经济,仅仅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因此政府需要加强宣传力度,让普通的民众意识到气候变化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他们才会做出节能减排承诺从而使整个社会实现低碳目标。[4]

    [参 考 文 献]

    [1]杜飞轮.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14(10)

    [2]StevenYamarik.Cantaxpolicyhelpexplainstate-levelmacroeconomicgrowth[J].EconomicsLetters,2014,68(2):211-215

    [3]陈振明.政策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05

    [4]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低碳经济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21-30

    [责任编辑:王凤娟]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7: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