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评体系的系统化构建
范文

    杨叶平+王丽颖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教学考评则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和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形式。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评体系缺乏科学性、长效性、融合性。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在构建考评体系时应考虑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教育工作者应从新的角度构建科学的、系统化的考评体系,优化考评方式,以克服传统考评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评体系;系统化构建

    [中图分类号] D230 [文献标识码] A

    The Building of an Assessment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of Higher Education

    YANG Yeping, WANG Liying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s the main channel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ssessment of teaching is a key link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a key pattern for monitoring the teaching effect. However, at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current assessment system for the course is not good enough in terms of scientific nature, long term effect and integration. A scientific assessment system could help increase the teaching effect. As a result, the principles of integrity, hierarchy, and openness should be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building the system. To promot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eaching staff should solve current problems for the system by building a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assessment system and upgrade assessment pattern from a new perspective.

    Key words: ideology and politics, theory course, assessment system, systemization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教学考评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和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形式,对教学过程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引导、规范和促进作用,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的构建是提升教学实效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内容。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评体系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对课程考评进行改革和创新,逐渐完善考评体系,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但还是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1.缺乏科学的考评体系

    科学的考评体系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它对教学效果的检验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自身课程特点对考评体系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多还停留在经验层面,没有规范化的标准,不能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考评体系。

    第一,缺少对考评的系统化研究。系统性是事物的基本属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评也不例外,科学的把握其系统性,可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评和教学的质的飞跃。然而,现实中相当多的理论课教师并没有将其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只是就问题研究问题,将考评的各个方面简单堆积,缺乏对其全面、深入、系统化的研究。

    第二,缺少对考评体系构成要素的合理分析。考评目标、考评内容、考评方式、考评标准等作为考评体系的构成要素,其在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自身的运转特点没有得到很好的分析,也没有弄清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致使考评体系的整体属性和功能得不到最好的发挥。

    第三,缺少对考评体系的开放性研究。考评体系也具有开放性,它与外界环境相互联系,需要通过不断吸收外界的有利因素来促进自身的发展,然而很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不能根据外界因素的变化及时更新和改进考评目标、考评标准、考评内容等,致使考评体系出现明显的封闭性和滞后性,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2.缺乏长效的考评机制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考评过程中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注重将理论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没建立起与时俱进的长效考评机制。

    第一,考评过程缺乏连续性。在传统的考评中,学生可以依据教师的教学特点,准确地估计出教师的考评时间,甚至是考评内容,进而在具体的某一时间段上采取积极的应对行为,熟记概念和原理等理论性的内容,利用这种机械的、被动的方式顺利通过考评。

    第二,考评要素缺乏关联性。现阶段的考评体系中,各要素从设立到应用,都只是从要素本身出发,单纯地对学生某个方面进行考评,而忽视了各要素间的相关性和考评体系的整体性,各要素的最大考评效能难以发挥,不能真正评价学生。

    第三,考评监督保障机制缺乏有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虽然得到学校的重视,但是学校还没真正从课程设置的价值本源出发,为课程考评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保障机制,更没有科学规范的评定和验收程序,没将其作为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无法全面客观地考查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学习效果,无法解决“考核标准的直观性与学生思想品德的隐蔽性之间的矛盾”[1],达不到将学生认知外化为行为的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难以提升。

    3.缺乏理论与实践融合的考评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实践性,然而在考评过程中却出现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第一,实践内容没有融入考评理念。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评过程中仍然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的落后现象,教育者并没有意识到考评是教育的手段与过程,过多的将关注点落在结果上,而忽视了学生平时表现和进步,使学生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

    第二,考评目标的设置上缺少实践内容。现行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评目标虽有对实践考评的设置,但大都流于形式,淡化实践性,制约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实践能力的增强,失去了考评目标的导向性作用,不能真正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第三,考评内容的选择上缺少实践内容。教育者虽在考评内容的选择上已经考虑到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的同等重要性,但在实际的考评中,由于实践教学模式未完整的建构起来,仍然存在缺少实践内容考评的现象,削弱了教学实效性。

    第四,考评方法上缺少实践手段。理论型考评仍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评的主要手段,学生平时的实践表现和道德行为没能很好的融入到考评中,致使考评成绩与平时品行表现不一致,考评结果缺乏全面性、公平性、真实性、准确性。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系统化考评体系构建的原则

    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其构建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

    考评体系是一个由处于不同层次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考评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统一体,应从其整体性出发去认识考评体系和处理考评体系建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弄清考评体系在整体上呈现的新属性和功能,使“许多力量融合为一个总的力量而产生新的力量。”[2]是考评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可以使教育者正确认识和处理考评体系中各要素间的联系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间的联系,揭示考评体系的特性,挖掘体系的深层规律,实现体系整体功能的优化。

    2.层次性原则

    考评体系内部的考评要素具有不同的属性、规律、功能,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为此,考评体系的建设应遵循层次性原则。教育者要分清考评体系内在的层次,发现不同层次上的共性规律与个性规律,尤其要注重对考评体系各层次上的质的差异性的研究,利于把握考评体系的本质,从宏观到微观都能科学、合理地规划考评体系的结构和功能,实现功能最优化。

    3.开放性原则

    系统的开放性体现的是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与传递的关系。[3]它是维持系统良性生存的重要途径。考评体系作为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系统,需要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交换与传递,吸收有利因素,及时调整自身的结构,依据现实需要不断更新考评理念、考评方法、考评内容等,以适应社会、学校和学生的需要,真正发挥考评体系的作用,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评体系构建的新路径

    教育工作者应从新的角度构建科学的、系统化的考评体系,以克服传统考评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实效性。

    1.构建科学合理的系统化考评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评体系应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教育者应用分析与综合的辩证思维工具,将其作为整体进行研究,揭示其整体特性和内部各组成要素间的联系与运行规律。

    第一,科学分析考评体系的构成要素,明确其地位与功能。对考评体系内部各要素的分析是科学认识考评体系的前提,其主要包含:考评理念、考评目标、考评主体、考评原则、考评内容、考评方法、考评标准、考评过程、考评保障机制九部分,他们共同推动考评体系的合理运转。每个考评要素自身是一个系统,有各自特殊的属性与运行规律,在考评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也存在很大差异,必须要充分挖掘各要素的运行规律,进行合理设置。

    第二,理清体系内部各要素间的联系,保障考评体系良性运转。考评体系功能的最优化受其内部各组成要素间关系的影响。教育者应明确考评目标、原则、主体、方法等各要素间的具体关系。如考评目标引领和调控整个考评体系,考评标准规范考评过程,考评保障机制维护考评体系各要素和整体正常运行。可见,考评体系内部各要素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的良性运行是考评体系合理运行的重要保障。

    第三,注重吸收外部有利因素,促进考评体系发展。考评体系作为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其必须通过鉴别与筛选不断吸收外界有利因素,才能促进体系自身的有序发展。为此,教育者在考评中要不断吸收相关学科(如心理学、教育学、行为学等)的优秀成果,可以将其应用于考评内容、方法的选择,考评原则的设立,考评过程的监测等。还可以引用当今先进的数据分析与综合技术,收集和整理考评对象的具体信息,预测考评对象的动态等,为考评服务,使考评体系朝着更加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2.建立科学的长效考评机制

    科学的长效考评机制是维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途径和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保障。

    第一,设立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其核心是建立科学、公平、公正、全面的考评标准。首先,统一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评标准》。其中包含对调查报告、社会实践、论文等作业的完成时间、数量等量的标准,还有论文、报告等作业的质量等质的标准;还应结合各门课和学生的特殊性制定出相应的评价等级标准,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其次,注重考评过程细节的完善。即对平时成绩的每部分内容、评价标准、具体分值进行合理设置,掌握各考评环节,增强其可操作性,将平时成绩考核落到实处,避免随意性。

    第二,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完善的考评制度能够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顺利开展。首先,推行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由于大学教育的特殊性,理论课教师不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位学生,为此,应让学生参与到考评中,推行学生自评、互评、任课教师考评的评价机制,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其次,设立考评公开制度。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向学生公开各环节的成绩,使学生及时了解成绩并对下一步的学习做出合理调整,鼓励学生监督成绩的公平性,尽量使考评公开公平。最后,健全考评监督制度。完善包括学生对任课教师的监督、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和考核等对教师的评价标准,有利于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第三,构建健全的监督保障机制。健全的监督保障机制是教学顺利开展和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首先,构建长效的领导机制。应建立一个学校党委统一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导机构,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进行统筹安排、统一管理、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定期对各门课的教学进行评估,切实保障教学的顺利开展。其次,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相对稳定的教学管理制度是教学连续性开展的保障。需要学校和教育者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政策,分配教学的学分和学时,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选择与更新教学方法,严格按照计划组织实施,确保教学制度化和规范化。

    3.优化考评方式

    科学合理的考评方式是实现考评目标的重要保证,能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积极性。

    第一,注重全方位考评。考评的目的是要综合评定学生,实现教学效果的真正提升。首先,考评方式应具有动态性。需要在考评中实现过程考评与结果考评的结合、理论考评与实践考评的结合、教师考评与学生评价的结合、开卷考评与闭卷考评的结合、社会调查与课程论文的结合、笔试与口试的结合、网络考评与传统考评的结合、课内考评与课外考评的结合,全方位、多角度考评学生。其次,注重考评的针对性。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体特点和各门课的具体特点,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个性特点等,从深入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出发,设置和选择考评方式,使其更具有针对性,能够比较真实的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而科学合理的评价学生。

    第二,开发多样化考评。任何事物都是多样性的统一,考评方式也应如此。教师可以将主题演讲、调研报告、案例分析、论文答辩、制作电子课件、视频考试等多种手段纳入到考评方式中,学生可以结合情况选择考评方式;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建立试题库,对学生进行网上考试;可以通过博客、微博、微信、QQ群等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与学生互动,为考评提供可参考数据;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学生选择不同的测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性测评。有时教师还可以对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实行免试制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增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感。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评体系的建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 考 文 献]

    [1]黄树彬.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的重构——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教育探索,2013(5)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79

    [3]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党员干部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04:66

    [责任编辑:刘玉梅]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2: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