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三维资本视域下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质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范文

    刘轩

    [摘 要] 通过采用问卷法对147名高职院校贫困生和342名高职院校普通生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以及毕业后的就业质量情况进行了追踪调查,在分析了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质量现状的基础上,比较了貧困生和普通生在三维资本以及就业质量上的差异,并分别建立了三维资本对就业质量的回归方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就业质量不容乐观,工作稳定性和工作对口性较差;高职院校贫困生的人力资本要显著高于普通生,社会资本要显著低于普通生,但在人力资本和就业质量上两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三维资本中的心理资本对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就业质量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心理资本和社会资本对高职院校普通生的就业质量有正向的预测作用,人力资本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没有预测作用。

    [关键词] 高职学生,三维资本;就业质量;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8-0168-04

    Abstract: The human resource capital, social capital,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147 impoverished students and 342 ordinary students graduated from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re traced with questionnaires. The difference of three dimensional capital and employment quality between impoverished and ordinary students is compared and a regression equ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the employment quality of students graduated from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 is not good. The job stability is not well and the jobs are usually not fit in the specialty. The human resource capital of impoverished students is remarkably higher and the social capital i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of ordinary students, but there is no prominent difference in terms of human capital and employment quality. The psychological capital has positive and predictive function to the employment quality of impoverished students. Both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social capital play positive and predictive role to the employment quality of ordinary students. The human resource capital takes no effect in predicting the employment quality of graduates from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

    Key words: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 three dimensional capital, employment quality, influence factor

    一、引言

    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已成为教育管理部门和众多学者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已有研究证实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1-4]。但是,在这个有时需要“拼爹”和“拼学历”的时代,对于高职院校贫困生这样的“弱势群体”而言,他们既没有人力资本存量(如重点高校、学历等)上的绝对优势,同时又缺乏社会资本(如优越的家庭背景等)的有力支持,并且社会资本很大一部分是先赋的、不易改变的,即便通过个人努力,也很难改变父母的学历、职业以及家庭社会关系等,有研究指出很多贫困生正是由于在社会资本方面相对缺失而失去很多就业的机会[5]。心理资本是个体积极性的核心心理要素,它能够通过有针对性的投资和开发而使个体获得竞争优势[6]。心理资本通常包括自我效能、韧性、希望和乐观四个维度,已有研究指出心理资本对于大学生就业也存在重要的影响[7-9],它是高职院校贫困生可以有效利用后天塑造、培养的重要心理资源。本研究以高职院校贫困生作为研究对象,有利于分离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这两个因素对于就业质量的影响,可以较好地考察心理资本对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质量的作用机制。同时通过高职院校贫困生与普通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横切面比较,有利于明确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以及心理资本对于不同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路径。因此,对三维资本视域下的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质量的调查与研究,是对丰富大学生就业理论,完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提升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质量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价值的,可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在本研究中对于高职院校贫困生的操作定义是符合教育厅相关评审条件,并成功申领过助学金的高职院校大学生。

    二、数据来源与变量赋值

    (一)数据来源

    在所调查学校就业部门的协助下,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就业调查问卷》对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三所高职院校的在校大三学生按照专业进行第一次分层随机抽样调查,调查过程由课题组成员专门负责,在课堂上进行集体施测,完成后将问卷当场收回,具体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等项目,第一次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630份。对于就业质量数据的收集,是在所调查的学生毕业后,对其寄回的就业质量反馈表按照学校、学号等内容进行整理和配对,由于其中一部分学生因专转本或未递交就业质量反馈表等缘故,导致一部分跟踪样本流失,最终获得有效追踪样本489份,其中男生132人,女生357人,城镇168人,农村321人,文科生355人,理工科生134人,贫困生147人,普通生342人。

    (二)变量选取与赋值

    1.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主要选取英语考级证书、职业技能竞赛证书、职业技能考级证书和奖学金等级证书。英语考级证书,“没有”赋值0分,“B级”赋值1分,“四级”赋值2分,“六级”赋值3分;职业技能竞赛证书,“没有”赋值0分,“校级奖”赋值1分,“市厅级奖”赋值2分,“省部级奖”赋值3分,“国家级奖”赋值4分;奖学金证书,“没有”赋值0分,“三等”赋值1分,“二等”赋值2分,“一等”赋值3分;职业技能考级证书,“没有”赋值0分,“四级”赋值1分,“三级”赋值2分,“二级”赋值3分,“一级”赋值4分。

    2.社会资本。社会资本主要选取父母的学历以及家庭的社会关系。父、母的学历:“初中及以下学历”赋值1分,“高中学历”赋值2分,“大学及以上”赋值3分;社会关系采用自编项目进行3点式计分。如:“你们家有亲朋好友是做单位领导的吗?”、“你们家有亲朋好友是当老板的吗?”,“没有”赋值0分,“有1-2个”赋值1分,“有3个及以上”赋值2分。

    3.心理资本。对于心理资本的测量,采用的是张阔、张赛、董颖红等人[10]编制的包含自我效能、韧性、乐观、希望等4个因子的积极心理资本心理资本量表(PPQ),很多研究证实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问卷采用5点式计分,得分越高表示个体的心理资本水平越高。

    4.就业质量。由于各个学校所使用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反馈表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选取工资收入、工作对口性、就业满意度、工作稳定性这四个共有的选项作为就业质量的测量指标,其中工资收入为月收入,“1000元以下赋值”为1,“1000~2000元”赋值为2,“2001~3000元”赋值为3,“3000元以上赋值”为4;工作对口性:1表示工作不对口,2表示工作对口;工作稳定性:1表示工作不稳定,2表示一般,3表示工作稳定;就业满意度:1表示不满意,2表示一般,3表示满意。在就业质量总分的计算上,本研究采用四个就业指标的标准分之和。

    三、具体分析

    (一)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质量的现状

    所追踪调查的489名高职院校毕业生中,认为工作不对口的占66.9%,认为工作对口的占33.1%。在工资收入方面,月收入1000元以下的占0.8%,1000~2000元的占37.2%,2001~3000元的占59.8%,工资在3000元以上的占2.2%。在工作稳定性上,认为工作不稳定的占56.2%,认为一般的占26.6%,认为工作稳定的占17.2%。在就业满意度方面,对工作满意的占16.6%,认为一般的占74.67%,对工作不满意的占8.8%。

    相比而言,所追踪调查的147名高职院校贫困生中,认为工作不对口的占70.7%,认为工作对口的占29.3%,在工资收入方面,月收入1000元以下的占1.4%,1000~2000元的占40.8%,2001~3000元的占57.1%,工资在3000元以上的占0.7%。工作稳定性上,认为不稳定的占52.4%,认为一般的占31.3%,认为工作稳定的占16.3%。在就业满意度方面,对工作满意的占14.3%,认为一般的占74.8%,对工作不满意的占10.9%。从所调查的结果来看,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质量的总体状况并不理想,尤其在工作稳定性和工作对口性指标上相对较差。

    (二)高职院校贫困生、普通生在三维资本和就业质量上的差异

    为了考察高职院校贫困生和普通生在三维资本和就业质量上的具体差异,对贫困生和普通生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以及就业质量上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结果显示,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在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1),在心理资本和就业质量上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人力资本水平上,高职院校贫困生要显著高于普通生,而在社会资本水平上,贫困生则要显著低于普通生,虽然贫困生在心理资本和就业质量的得分上也都略低于普通生,但是这种差异并没有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水平,具体结果见表1。

    (三)高职院校贫困生与普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构建就业质量对三维资本的回归方程模型来考察三维资本对不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具体采用逐步回归法,如表2,分别以贫困生样本(n1=147)和普通生样本(n2=342)建立就业质量对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以及心理資本的回归方程模型1和模型2。以贫困生样本构建的回归方程模型1的统计结果显示,F=4.363,R2=0.035,p=0.039<0.05,三维资本中只有心理资本成功进入回归方程,建立的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以普通生样本构建的回归方程模型2的统计结果显示,F=4.122,R2=0.049,p=0.018<0.05,三维资本中的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进入回归方程,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两个回归方程模型的统计结果表明,只有心理资本对于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就业质量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对普通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人力资本对于高职院校贫困生和普通生的就业质量都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总体就业质量水平一般,其中贫困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状况并不乐观,尤其在工作稳定性和工作对口性方面,形势比较严峻。相对一般高职院校毕业生而言,虽然贫困毕业生在人力资本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这种人力资本上的优势并没有转化为就业质量上的优势,且贫困生的社会资本水平确实要显著低于普通生,大部分贫困生都来自于农村或者城镇经济困难家庭,父母学历相对较低,家庭社会关系简单,不能为个人的就业提供太多的帮助。在三维资本上,只有心理资本可以显著影响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就业质量,而对于普通生而言,除心理资本外,社会资本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无论是贫困生还是普通生,人力资本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都不存在显著的影响,这也是与以往研究不一致的地方,需要我们进行关注和反思。

    (二)建议

    1.建立专业预警和调整机制,提高学生就业的对口性

    高职院校毕业生应当是学校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培养的高技能专门型人才。当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出现工作不对口的问题,说明学校在专业的设置上,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上存在明显的不足,所培养的专业性高技能人才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一方面可能是人才培养的质量没有达到市场的要求,另一方面可能该专业的人才需求量较少,从而导致学生在本专业上无法实现对口就业。因此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在专业设置上必须要紧密对接市场需求,建立专业动态预警和调整机制,以提高学生就业的对口性。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时期,在国内产能严重过剩,劳动力供给不足等严峻形势下,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产业的转型和优化升级对人才素质,技术服务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了冲击了传统职业,不断催生新的职业。因此,面对技术环境和市场环境的新变化、新挑战,职业院校必须要立足于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专业,科学准确定位,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面紧贴市场与产业需求,加强产学研用,校企协同,设置地方经济重点发展产业的相关专业,逐步减少淘汰类产业的相关专业,改革和建设传统产业的相关专业,助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发展,以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实际。另外加强市场调研,深化与行业、企业的交流合作,建立专业的调整机制与预警机制,努力形成与区域产业分布形态相适应的专业布局,围绕各类经济带、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建设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专业群,为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提供技术和专业人才支撑[11]。

    2.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提升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

    人力资本是蕴含于人身上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以及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高职院校贫困生还是普通生,人力资本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都没有显著的影响,换而言之,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在就业质量上并没有绝对的优势,这一方面说明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业成绩并不一定能给高职院校毕业生带来高质量的就业。因此对于学校而言,必须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培养模式选择、课程成绩考核方面要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只有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行业发挥桥梁、指导和协调的作用,包括推进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进行联合办学、指导本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参与本行业专业教学标准和教学评估标准及方案的制定等。另一方面需要企业在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和教学计划制定上、课程内容安排上、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上、双师型师资培养上进行直接参与,选派专业人才去学校兼职授课,将最新的产品、技术、工艺等引进校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和就业市场信息等。学校作为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更是需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协同合作,牢固树立开放、融合的办学理念,把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把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作为最终的落脚点。

    3.构建基于三维资本的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

    心理资本对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就业质量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提高职业院校贫困生心理资本水平有助于提升个体的就业质量。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看,社会资本对于高职院校普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具有显著的影响,虽然高职院校贫困生的社会资本水平不如普通生,个体无法改变社会资本中的先赋因素,但贫困生还是可以利用后天的一些资源来拓展个人的社会网络关系,提高社会成本存量,因此构建基于三维资本的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在提升个体的三维资本水平,促进贫困生高质量就业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在人力资本提升方面,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和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理论和知识,参加社会实践和定岗实习,通过抵消学分和设立奖金的方法引导学生参加省市级职业技能大赛,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职业技能提升上来。还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利用寒暑假期间开设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班、训练营等,努力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在心理资本提升上,对于积极心理资本较低的学生展开个性化指导和服务,通过实施心理测量、建立个人心理学档案来跟踪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成长过程,通过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讲座和心理拓展训练等方法和手段,提升学生的积极心理水平,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方式和乐观、自信的心态,教会学生如何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增强心理弹性。最后在社会资本提升上,学校本身就是学生重要的社会资源,就业部门应当帮助学生构建社会支持网络,通过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建立校友会平台等形式加强学生与社会异质网络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社会网络范围和社会资本存量,例如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园内建立了国际教育园北区人才市场,不定期地邀请校企合作单位以及其他在苏企业来学校开展校园招聘,这就为教育园内的学生提供了广泛、优质的就业渠道和就业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与社会网络接触的机会,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资本水平。

    [参考文献]

    [1]徐莉,郭砚君.大学生就业质量与社会资本关系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9):85-90.

    [2]李珊珊.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我国新生代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13.

    [3]黄敬宝.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J].北京社会科学,2012(3):53-60.

    [4]刘新华,杨艳.家庭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差序就业——关于家庭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的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3(5):66-68.

    [5]周文华.社会资本视域下贫困生就业难及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4):165-166.

    [6]仲理峰.心理資本研究述评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3):482-487.

    [7]曹锐.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8]赵朝霞,李秉宸.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就业成功率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14,20,(2):165-170.

    [9]王尧俊.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13,19,(1):65-71.

    [10]张阔,张赛,董颖红.对积极心理资本:测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8(1):58-64.

    [11]梁卿,刘根润,韦玮.促进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政策取向:反思与重构[J].职教论坛,2014(7):15-17.

    [责任编辑:潘洪志]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