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中的应用探讨 |
范文 | 郑晓凉 [摘 要] 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但是我国高校發展都存在资金短缺、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等问题,导致高校财务压力重重。新形势下,优化财务制度、加快管理改革、提高管理水平成为众多高校发展的必经之路。在高校财务工作中应用管理会计知识,能有效促进高校财务工作的优化升级。通过对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中的实际应用的分析得知,若想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中的作用,需要加强高校数据的整合工作,高校各个部门需相互配合、共同发力,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坚持完善各项指标,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中的作用,会计工作者们要不断创新、不断学习,进而推动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管理会计;高校财务;应用 [中图分类号] F234.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18)12-0168-02 管理会计在会计工作中发挥核心作用,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会计行业也加快了转型的步伐,从传统的财务会计转为管理会计。高校在经过多年的扩招后,已实现从外延式转向为内涵式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所以,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财政改革的号召,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中的作用,推动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应用管理会计的意义 (一)有利于健全会计管理体系,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致力于增强高校运营管理质量。财务会计属于对外报告会计,为企业外部利益服务,为他们提供有效信息;管理会计属于对内报告会计,为企业内部不同管理层提供有效信息,辅助其进行科学决策。就高校而言,管理会计在评估高校内外部管理工作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在结束会计核算工作后,工作人员利用管理会计提供的指标来评估高校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实现情况,从而为高层作某项决策时提供准确、科学的财务信息。另一方面,管理会计在购置教学设备、更新固定资产等方面贡献突出,能有效调动师生积极性,提高科研水平,从而提高人才质量,为学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推动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辅助管理层科学决策和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高等教育为了顺应社会发展,也加快了改革转型的步伐。高校财务工作者们面临严峻的挑战,不仅要会计核算现有的经济业务,还要科学规划经济、为高校的长远发展提供精准的预算。管理会计综合以往的计划与实际成本资料,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的管理会计法,深度挖掘学生数量与教育成本的关系,细化成本,为编制预算保驾护航,从而有效提高高校运营管理质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另一方面,管理会计还能有效评价高校的科研技术水平、教学设备与固定资产的更新情况、外资使用情况等,从而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 (三)有利于提高高校财务工作水平 管理会计是企业经营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高质量的财务会计工作能有效降低企业财务成本,为企业开辟市场提供充足的资金。而高校属于特殊的企业,在扩大规模、长期发展中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高校发挥多样化的办学方法、多元化的筹资途径,与其他院校、企业在研究项目、科研资金、管理资金等方面都存在竞争。所以,新形势下,高校要想规避财务风险、减少发展成本,必须推广使用管理会计。 (四)有利于提高领导对下属考核的科学性、客观性 管理会计能实时监控高校经营发展的各个环节,立足于对比、分析高校发展预算、成本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监控体系,去监控财务核算与分析的整个过程。由此可见,管理会计能全面分析、客观评价教学过程、收入、支出、成本与利润,从而辅助管理层科学决策,实现对各科室的科学监控。 二、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中的实际应用 (一)标准成本方面 1.数量标准 (1)依据教育部有关规定测算教职工人数与资产配置。 (2)学生人数。以本科生人数为基准。 (3)公费。参照支出经济划分,依据定额落实。 2.支出标准 (1)工资标准(依据平均工资与补贴) (2)奖学金、助学金(同类型院校的平均标准) (3)教学设备购置(依据政府采购价格) (4)定额公用支出(同(3)) 综上得出以下测算公式:培养一名合格大学生标准成本=有关成本项目标准成本合计/有关专业本科生的标准折合量合计。上述公式可以成为学费收缴、财政拨款的重要凭证,还能有效对比实际和标准成本,量差为可控成本,也是成本改进的重中之重。 (二)投资决策方面 现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部分高校实现迅猛发展,学校规模越来越大,涉及的投资活动也越来越多。在未来,如何实现低成本扩张,是所有高校共同思考的话题,而管理会计中的投资决策分析法让高校实现低成本扩张成本可能。在高校的发展中运用投资决策,主要是为了解决教学、科研、管理等问题,立足于高校发展实际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规划,选出最优方案的决策过程。具体决策流程为:制定决策目标——制定备选方案——对比各种方案——最终投资决策。如,一所高校预备新建一幢宿舍楼,计划投资三千万,建设完后可入住三千名学生,每名学生每年住宿费为1100元,现制定出两套方案。方案一:从银行贷款,年利率为6%;方案二:通过招标,让合作伙伴甲企业承包建设,并将收取的15年住宿费作为工资。对比两种方案,看似方案二成本较低,高校不用任何花费就能建成宿舍楼,但是,需将15年的住宿费转交给甲公司,利用NPV(净现值)计算法来对比两种不同方案的最终成本,具体如下。方案一:净现值=3000万;方案二:每年付给甲公司的住宿费满足等额年金标准,3000*0.1=300万,查阅相关资金得出,年利率6%,15年的年金现值系数为9.712,所以,净现值=360*9.712=3496.32万。两种方案实际成本对比发现,方案一明显比方案二好。 (三)本量利分析方面 1.以成本形態为依据,确定成本类型 现阶段,高校经费支出主要有两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其中,变动成本涉及不同专业中的材料费、差旅费、电话费、材料费等等,与学生数量息息相关。固定成本涉及教职工薪酬、五险一金、各项补贴等等,与学生数量无明显关系。间接费用指行政管理部门支出的如银行手续费、贷款利息等等费用,我们将其归属为固定成本。 2.制定本量分析模型 第一,设本校历届在校生A1人,今年新招A2人,共A人; 第二,平均每年学生获得财政拨款B1,平均每名学生事业收入B2; 第三,学校通过各渠道自筹资金共C; 第四,每名学生平均支出D; 第五,固定成本为E; 第六,事业结余为F,那么, F=(B1+B2)*(A1+A2)+C-D*(A1+A2)-E 3.达到招生保本点 招生数量如果满足了招生保本点的标准,那么就会达到收支平衡状态,详情如下: 假设(A1+A2)*(B1+B2)+C-E-D*(A1+A2)=0 A1*(B1+B2)+A2*(B1+B2)+C-E-D*A1-D*A2=0 A2*(B1+B2)-B*A2=E+D*A1-C-A1*(B1+B2) A2=[E+D*A1-C-A1*(B1+B2)]/(B1+B2-D) (1)明确事业结余 F=(A1+A2)*(B1+B2)+C-E-D*(A1+A2) 4.平衡计分卡方面 利用平衡计分卡,将高校运营管理目标分解为四大维度,并立足于运营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设计对应敏感指标,从而避免出现财务风险问题,为高校实现战略发展目标夯实基础。其中,四大维度的具体目标详情如下: 客户维度:我们的客户是谁,本校培养的人才将为谁服务。 财务维度:旨在低成本办学,将学校的社会价值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学习成长维度:让教职工与学生共同学习成长,培养高素质人才。 高校业务流程:旨在引导和鼓励学生充分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并遵循预算控制原则。 解剖这四大维度,遵循高校发展原则,从客户维度设计指标来评估学生对社会发挥的价值;从业务流程维度设计指标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技能水平,立足于企业市场,建设专业,科学估算招生数量,让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都能有所收获;从财务维护设计指标以避免出现因盲目扩张而引发的债务问题;从学习成长维度设计指标考核教职工的业务能力,引导教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利用平衡计分卡来健全指标评价机制,实现高校内涵发展,从而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中应用的优化对策 (一)加强高校数据的整合工作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工作中的应用能辅助领导层科学决策,大数据时代,高校数据整合工作至关重要。现阶段,高校应立足于自身信息化发展程度的实际情况,紧密依托于信息网络中心,指定科学、完善的数据整合指导方案,科学布局校园网络,从而建立涉及财务、教学与科研、资产、审计等所有科室的网络信息系统,让财务、教育与科研、资产等部门在采集数据时统一口径,实现数据的科学性、完整性、有效性。为了实现高职院校财务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高校可与相关软件开发商合作开发涉及高校所有院校、职能部门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管理会计工作质量,推动高校又好又快发展。 (二)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 高校的办学目标就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可利用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从海量数据中筛选出自己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数据,让领导层在做决策时有所参考,其中,大数据分析作为核心。所以,高校会计工作者们应建立完善的跨学科、跨专业知识体系,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传统的高效会计从业者都是“报销型”会计,达不到管理会计的标准,从而严重阻碍了管理会计的发展步伐。由此可见,高校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旨在培养会计人员的跨学科综合分析能力、系统性逻辑分析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要引导和鼓励会计工作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及时掌握管理会计新政策、新工艺和新技术,实现财务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三)坚持完善各项指标 一直以来,高校管理会计工作以预算管理为主。随着新《预算法》的出台,高校必须积极相应国家财政改革的号召高度重视高校的预算收支工作,一改传统的重投入理念,高度重视产出问题;一改传统的偏向分析短期流量,高度重视分析长期流量。树立正确的绩效意识,加强风险控制,推动高校长远发展。由此可见,高校应从企业管理会计改革的实践中吸收经验教训,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遵循高校会计制度,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指标考核体系,从而满足高层决策时对信息的需求。 综上所述,在高校财务工作中应用管理会计知识,能有效促进高校财务工作的优化升级。但是,发挥管理会计的应用价值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需要漫长而又复杂、系统的过程,需要高校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发力,需要会计工作者们不断创新、不断学习,才能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中的作用,推动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慧晶,吴高波,赵东辉.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初探[J].教育财会研究,2017,28(2). [2]那娜.精细化管理视角下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财会学习,2017(3). [3]张小军.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运用[J].财会研究,2016(10). [4]郑海鹰.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与推广[J].商业会计,2016(1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