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析新金融工具准则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 |
范文 | 刘学伟 摘 要:近年来为与国际财务报告接轨,国内新金融工具准则陆续生效,相较于传统老旧金融工具准则,此次存在较大变动,因此需结合其变化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新金融工具准则变化,并分析其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结合当下社会经济环境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旨在灵活运用新金融工具准则,提高企业财务报表准确性与有效性,继而帮助企业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关键词:新金融工具准则;财务报表;企业管理 G20峰会总结2008年金融危机经验教训,发现传统老旧的新金融工具准则存在主观性、顺周期性、滞后性等问题,因此为迎合当下社会经济变化,新金融工具准则出台。财务报表作为反应企业切实经济资金流动与利润的会计报表,其受到金融工具准则直接影响,在新旧交替的新时代,在新金融工具准则变化基础上展开对企业财务报表影响研究是极有必要的。 一、新金融工具准则变化 (一)资产分类变化 新金融工具准则将业务模式、合同现金流量作为依据,基于原有四分类改为三分类,公允价值计量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FVTPL)不变,将贷款和应收贷款(L&R)、持有至到期投资(HTM)、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FS)更改为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AC)、公允价值计量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FVOCI)两类,这就要求全面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完成财务报表各项指标计算,有效规避权益工具对于财务利润表的控制,并缩短了盈余空间,对企业资产分类造成约束。 (二)套期会计变化 套期会计项目得到拓宽,并与财务风险相联系,结合企业经济情况重新设定套期项目、工具的范围,因此对于企业而言,新金融工具准则的运用使企业更灵活的展开套期会计项目活动。在新金融工具准则下,在风险约束下,使企业相关财务管理活动更加客观真实,缓解套期会计损益错配问题,更便于企业施展平滑损益、对冲风险等财务手段。从套期会计量化指标角度来看,新金融工具准则取消了原有80%~125%评判标准,强调企业风险判定的准确性。 (三)资产减值变化 其资产减值主要表现在“已发生损失”与“预期信用损失”间的转变,追求客观真实的反应企业财务状况,与旧金融工具准则相比,增加了前瞻性因素,并引入“三阶段法”完成资产减值计量,这就要求企业需结合利息与损失计量标准,辅以前瞻性调整因子完成资产减值金额计算。 二、企业财务报表受到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影响分析 (一)资产与负债计量难度提升 新金融工具准则资产与负债计量推出历史成本计量、公允价值计量两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财务计算的时间成本与市场波动因素考量,继而真实反应企业财务信息,提高了财务报表的规范性与准确性,更便于企业了解自身资产经营情况及负债、利润数据,但相对应的企业对于新金融工具准则并未完全能熟悉,其新旧差异性较为明显,因此导致企业内部财会人员缺乏深入了解与学习,继而导致其并未真实了解新金融工具准则,导致其展开企业资产和负债计量汇总时难度提升。 (二)报表编制效率不佳 现如今处于新金融工具准则运用初期,其差异性给企业财务报表编制工作带来新的要求与挑战,因此这就要求财会人员与时俱进提升自身能力,了解新式财会核算方式。但从实际角度来看,其于较短时期内无法完全适应,继而导致其财务报表编制效率受限。与此同时,在当下市场经济环境下,对于新金融工具准则的适应存在一定滞后性,这就导致财会人员对于新金融工具准则主动学习欲望不佳,易在日常财务工作中造成人为失误,继而导致企业报表编织效率不佳,继而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财务管理滞后性 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际运用需企业财务制度相匹配,但由于新金融工具准则并未完全实施,境外上市企业、境内上市企业已采用新金融工具准则,但非上市企业需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就导致非上市企业对于新金融工具准则存在一定懈怠,同時受到新金融工具准则认知不足限制,导致其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当前新金融工具准则,继而存在一定管理滞后性,其主要表现在信息数据采集不及时、报表编制与其他工作协同性较差等,同时面对财会人员的人工失误偏差与财会工作差异,导致短时期内企业财务报表质量无法切实保障,继而阻碍了企业新金融工具准则的运用。 三、新金融工具准则背景下的企业财务报表优化建议 (一)会计团队建设与培训 随着新金融工具准则变革,更加强调企业财务报表的精细化与科学化,并追求其实际带来的财务管理便利,在此高难度编制要求下,对于企业财会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企业为更好地促进财务管理工作进行,需基于新金融工具准则组建高质量会计团队,重视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继而降低短时期内资产与负债计量难度,因此这就要求企业设计相应的培训计划。例如:与先进财会管理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派遣企业内部潜力员工去往合作企业交流学习,了解其新金融工具准则运用方法与管理方式,借鉴先进企业的经验提高会计团队新金融工具准则运用能力,以此促进企业人才综合素质提高;此外可由企业内部财务高级管理者深入分析新金融工具准则,并借助座谈会、交流会等形式完成新金融工具准则普及,围绕其所总结的关键点的进行培训,以此带动财会团队新金融工具准则能力,继而保障新金融工具准则环境下的企业财务报表质量。 (二)定期总结与评价建设 现阶段市场竞争呈现白热化趋势,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对企业短期内的财务报表造成一定影响,其内容更加客观真实,但对于财务报表编制而言,其难度提高造成编制质量降低,在此背景下,应结合一定实际管理手段提高财会人员自我认知,围绕新金融工具准则与财务报表做我评价。例如:企业可基于新金融工具准则设计相关专题竞赛,以此激发企业内部财会人员新知识学习主观能动性,并缓解企业长期紧张的财务管理氛围,促使企业内焕发新的活力,此方式不仅可深化财会人员对新金融工具准则的理解,更能够在财务部门内部形成良性竞争,提高财会人员对于新金融工具准则的重视;企业可结合新金融工具准则制定财务报表评价表或定期工作汇报总结会议,围绕当期企业财务报表展开优缺点分析,便于第一时间针对不足之处做出调整,以此促进企业财务报表编制工作稳定推进。 (三)财务管理制度优化 由于大部分企业并未完全适应新金融工具准则,导致其管理方式与内容存在滞后性,因此企业为更好的财务管理工作,应结合新金融工具准则特点对规章制度进行优化。例如:结合新金融工具准则新要求、新标准调整工作规范,结合财务报表编制环节设置标准操作流程,并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关键点作出调整,最大化规避不必要的人工失误现象;此外可对结合企业财务报表相关工作进行优化重组,调整资产与负债等计量方式,以财务部门结构为基础划分报表编制业务工作,规避权力分散造成的相互推诿现象,同时整合报表编制标准,贯彻落实新金融工具准则;除此之外企业应加强财务报表编制与其他相关工作的联系,加强部门间沟通,便于报表内容真实性与有效性提高,继而推动企业财务管理的稳定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解决传统老旧金融工具准则弊端,新金融工具准则主要从资产分类、套期会计、资产减值等方面完成更新,对并财务报表资产与负债计量、编制效率等造成一定影响,其主要原因是并未完全适应新金融工具准则,为更好地展开企业财务报表优化工作,以新金融工具准则为基础完善会计团队培训,定期开展评价与总结会议,辅以规章制度,以此推动企业新金融工具准则的运用。 参考文献: [1]李洪.新金融工具准则:理论、执行与发展思考[J].国际商务财会,2020(08):6-9. [2]黄诗琪.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和影响[J].中外企业家,2020(20):1. [3]陈鹏.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对金融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基于五大行实施情况的思考[J].时代金融,2020(04):75-7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