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建筑企业增值税税务风险管理研究 |
范文 | 戴鸽娟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政府对社会治理的水平也逐渐提升,特别是建筑行业,其业务种类繁多,地域分布较为广泛,涉及到的金额较大,在面对增值税改革和管理上,和其他企业相比较,税务风险问题更加凸显。因此,本文主要阐述税务风险管理和含义及成因,分析建筑企业增值税税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管理策略。 关键词:建筑企业;增值税;风险管理 建筑企业关联行业较多,实施增值税之后带来的不仅包括税种方面的改变,而且还对企业带来税务风险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建筑企业提升对增值税的重视程度,加强对税务风险的管理。 一、税务风险管理的含义及成因分析 (一)税务风险管理含义 税务风险管理是企业一种动态化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是对企业涉及到税款的业务进行管理和控制,避免出现违反税收法律的情况,导致经济受损和企业形象受损等风险发生。经过税务风险管理,能够对税务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评价和控制,实现风险的动态管理,保证企业各项经营活动更加具有规范性,能够在法律要求下实施财务处理工作。 (二)税务风险产生成因 1、复杂经济环境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阶段,经济增长速度逐渐减缓,一些企业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面对行业竞争压力,导致各种风险发生。而且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也由于各种复杂因素,导致企业不可避免出现一些税务风险。 2、税收政策变化 在我国经济发展背景下,产业结构形式发生改变的同时,税收方面的政策和法律也在不断调整,这就需要企业财务人员花费时间去适应新的政策,了解政策变化,假如无法对新政策进行调整,就可能会发生税务风险。 3、税务风险意识薄弱 一些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缺乏对税务风险的重视,这就导致在战略制定方面存在漏洞,甚至在建设方面具体工作项目中,比如工程建设、合同签订、施工管理、工程造价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税务风险。 二、建筑企业增值税税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结构及人员构成存在的风险 第一,建筑企业一般施工项目数量较多,而且环节较多,施工周期长,税务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中,存在财务分散情况,严重影响财务管理的顺利开展。同时,一些财务标准和财税制度也没有真正落实,导致会计、税务信息的质量较差。第二,财务管理难度较大,很多财务人员并没有履行职能。尽管一些企业设置财务总监委、财务管理人员,但是在分散在不同地区的子公司、项目中并没有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对业务缺乏有效监督和管理,很容易出现风险问题。第三,财务人员针对一些税务风险只能在发生之后进行分析,存在信息滞后的情况,缺乏业务信息技术建设,导致税务风险在发生之前或期间无法有效控制。 (二)税收核算环节的税务风险 1、发票税务风险 在增值税实施下,对发票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是由于发票是企业开展财务工作的出发点,对今后的报表、账簿等起到规范、影响等作用。同时,增值税专用发票作为企业进项税抵扣的关键证明,是税务机构和企业沟通的桥梁。针对建筑企业存在发票税务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获取虚开增值税发票等,导致法律风险和税务风险发生。一般建筑企业的项目较多,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中,由于时间较长,一些跨地域的项目占比重较大,再加上人员复杂,很容易出现各种漏洞问题,比如,将虚开的增值税专用票据用于虚抵扣款项上,以此达到逃税的目的。第二,一些项目经理获取虚开发票之后,利用虚抵扣款来获得利润,请他人出具和实际业务不相符的发票等。 2、会计核算方法不清晰 建筑企业增值税制度下,相应的一些项目中的金额都属于不含税的金额,针对销售环节、采购环节的的销项和进项而言,需要专门设置管理科目,比如,预交增值税、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等项目,并对这些项目进行针对性核算,但是一些企业的财务人员并不了解最新会计核算方式,很可能出现财务处理不恰当的情况,导致税务风险发生。 (三)税收缴纳虚假申报引发的法律风险 假如企业在纳税申报的过程中,通过虚假申报纳税方式减少纳税,最终会对企业操作税务控制的设备造成影响,导致其被锁定之后,相关财务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导致税务风险的发生。通常纳税申报过程中出现少纳税的行为,主要分为两种情况。第一是企业税务人员并不了解哪些税务存在风险点,并在无形之中触碰了法律,受到税务部门惩罚。第二是企业税务人员故意不根据法律规定进行申报纳税,出现逃税行为,导致税务风险发生。 三、建筑企业增值税税务风险管理策略 (一)明确各岗位职责,完善人员构成 针对建筑企业存在的增值税税务风险问题,应该提升税务风险管理意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和监督,应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完善人员构成。对于财务审计部门来说,主要对增值税中的会计核算和资金管理内容技能型负责;对于税务管理部门来说,主要是增值税管理的牵头部门,负责新政策解读和培训工作,对税收进行整体筹划,实现风险防控;对于经营部门来说,主要加强报价管理,及时和业务沟通和交流;对于法务合同部门来说,要加强合同模板的修订,避免出现合同法律风险;对于采购部门来说,主要是加强供应商档案管理和维护,及时和供应商取得联系。对于成本部门来说,要正确选择供应商,并制定成本定价原则。 (二)税收核算环节的税务风险管控 1、加強发票管理 建筑企业的采购人员应该提高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重视,避免出现漏开或错开的情况,加强专用发票的集中化管理,这样方便纳税申报工作开展。针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要在法律法规的要求下,实施分级管理,定期对项目进行审查,并关注发票的专用性。同时在采购材料、设备的过程中,也要尽量选择那些能够提供增值税发票的供应商,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税负,降低风险发生。另外,加强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避免不法人员通过该发票获取利润,增加企业的风险问题。 2、完善会计核算方式 会计核算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要结合政策的变革进行创新。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可以采用单独核算方式,对财务核算模式进行重构,针对内部报表和账簿,也可以结合新税制的内容进行重新编写,例如现金收支表、管理报表等。为了避免出现增值税管理混乱情况,也可以设置增值税台账,这样方便对增值税项目进行核算,实现会计核算方式的优化,能够提升会计核算的效率。 (三)加强税收缴纳环节的管理 第一,建筑企业可以积极学习其他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经验,并组织相关财税人员学习税务风险管理的方式,通过培训、讲座等方式,邀请税务专家对员工进行指导,指导的内容包括增值税实施后税收缴纳环节需要以及的问题,合同签订技巧等,保证员工在工作时采用有效措施减少纳税,并提升工作效率。第二,建立内部纠错机制,这样能够避免企业财务人员、税务人员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由于对税法存在认知偏差导致计算错误问题的发生,在出现报表错误时及时改正。第三,建立内部信息传导机制,不仅仅是业务知识的传递,还能传递企业精神,促使办税人员能够有效了解企业哪些税务中存在风险点,并在法律要求下对税务业务进行处理,避免出现逃税行为。 四、总结 总而言之,在实施增值税之后,避免建筑企业出现重复征税的问题,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税务风险,需要建筑企业提高对增值税税务风险的重视程度,明确各岗位职责,完善人员构成,加强税收核算环节的税务风险管控,加强税收缴纳环节的管理,这样不仅能够保证企业财务工作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还能有效实现减少税负,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亚君.“营改增”政策下建筑企业税务筹划风险思考[J].纳税,2020,14(02):70. [2]庞羽华.建筑企业增值税税务风险管理研究——以J集团为例[J].中国总会计师,2019(07):165-167. [3]江伦.增值税改革背景下建筑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D].华中师范大学,2019. [4]徐晓雪.营改增后M建筑企业税务筹划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