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范文

    杨辉

    摘 要:建造价格的管理一直都是项目工程实施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也属于项目工程管理中比较麻烦的一个工作内容。根据目前工程造价管理在施工阶段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制定有效的工程造价控制策略,才能够确保大幅降低建筑工程成本,实现建筑工程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因为我国大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阶段过程中,对工程造价管理不够重视,使工程造价管理开展存在问题,无法对施工阶段的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所以本文主要是根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所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对策,不断强化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确保为项目工程施工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管理;问题;对策;研究;施工进度;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管理属于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从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方面进行分析,施工阶段的管理也是极其重要的工作内容。建设工程的工程造价管理会被各种内外部因素所影响,在施工阶段工程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以及对相应的对策进行制定,尽量将新的措施与理念应用到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中。因此,根据上述的对策,才能够确保有效的解决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不断强化施工阶段工程造價管理的水平,奠定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与整个项目管理的基础,促使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可以更加顺利的完成。

    一、工程造价管理的概述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主要是指通过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施工单位所产生的各种费用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管理。因为工程造价管理在施工阶段中具有十分广泛的涉及面,使工程造价管理可以贯穿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所以在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通过对合理的管理体系进行建立,不断强化工程造价的管理力度与强度,能够大力推动建筑企业的发展。第一,合理的工程造价预算,不仅可以大幅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也可以减少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第二,将工程造价管理全面实施到施工阶段,能够有效保障的建筑工程的质量。第三,管理招标、投标,可以达到建筑企业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二、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严重缺少完善的跟踪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大部分施工单位一般情况都是利用“计评分离”的手段进行工程项目监管,“计评分离”就是指分开计量环境与评价环境。如果在实施合同时,发生“阴阳合同”的情况,就会为合同履行的主体提供合同空子,使合同履行的主体会钻合同的空子,根本没有严格履行合同内容。大部分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较差,无法对合同、预算等关键环境进行熟练的掌握,导致一些不应该签证的项目被签。监理工程师与业主一般情况不会调查、审核承包商所填写的签证单,就随意的给予其确认,会导致承包商存在违规填写签证单的情况。其次,一些承包商为获取一定的利益,会使用故意模糊合同中的边界概念等欺骗或者变相欺骗的手段,对较高的经济利润进行获取。

    (二)不够重视质量成本的管控

    大部分施工单位都存在过于重视工程质量,对工程成本不够重视的情况,会使施工单位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成本的管理完全忽视。虽然建筑工程的质量都满足相关的标准要求,但是因为没有对质量成本进行严格的管理,会使质量成本较高,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收益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导致施工单位的施工收益与预期的资本积累产生较大的差异。如果项目经理部只重视建筑工程施工产生的经济收益,完全忽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虽然使建筑工程的利润指数与相关标准相适应,但是建筑工程的质量却较低,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额外质量成本,不仅会增加工程造价,也会对施工单位的社会信誉造成一定影响。

    (三)严重缺乏完善的项目工期成本管控手段

    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工期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会影响合同工期的信誉,为确保可以充分满足预先设定的工期要求,经常会改变建筑工程的成本。目前大部分建筑企业在管理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时,都没有采取完善的建筑工程项目工期成本管理控制手段,虽然项目经理部已经规定出固定的工期,但是却没有积极探索工期与成本之间所存在的联系,只是一味的追求建筑工程施工进度,从而导致建筑工程成本不断被提高。

    三、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对质量成本的可控性进行强化

    在施工进度工程造价管理中控制成本,可以使质量成本得到保障,因为主要是由鉴定成本与预防成本构成控制成本,使其与质量水准之间成正比;具有损失性的成本就是指故障成本,其主要由内、外两部分故障所组成,所以故障成本与质量成本之间成反比。因此,应该极其重视故障成本,确保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减少故障成本,使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二)对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进行完善

    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需要对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进行建立,成立职责小组,确保定期监督与指导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工作的开展,而且需要由工程造价与财务等专业人士组成监管小组,以及在对工程造价制定的过程中,需要材料、设备、技术相关工作人员的配合。施工阶段不仅需要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保证,也需要对材料的保管工作进行完善,在将材料运输到施工地点之前需要验收材料的质量,只有符合施工质量标准的材料才可以进入施工场地,能够有效避免发生因材料质量问题导致工期延误的情况,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施工单位需要对施工技术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进行提升,以及对建筑工程施工流程与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促使每一个施工工序与施工环节都可以达到相应的标准要求,从而对施工成本进行有效的节约。为有效保障施工的质量与安全进行保障,需要向造价管理与控制工作人员报现有的市场价格,确保通过全面控制人工费,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给予高度的重视,能够更加利于在施工阶段对机械设备的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不断对机械设备的施工效率进行提升,从而对机械设备的施工成本进行降低。

    (三)对施工造价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进行提升

    施工单位需要安排具有专业素质的工作人员承担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在工程造价管理实际工作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定期工作人员法律知识与技能培训工作,也可以通过与同行业之间进行工作交流,不断强化管理工作人员对系统的把控,确保管理工作人员可以更加及时、准确的对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掌握,促使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的向企业进行有效的反馈。在面对难以定量描述的决策问题,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解决,层次分析法主要是指通过对定性與定量的方法进行有机的结合,再将复杂的决策问题分解为具有层次性的结构,然后利用简单的数学运算解出答案,使工作人员可以处理传统手段无法解决的决策问题,能够更加利于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依据,进而对建筑工程管理成本进行节约。其次,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人员需要不定时的对施工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施工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可以对合适的施工进度与最优的施工质量的要求进行满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确保开展更加高效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相关的企业与部门必须给予工程造价管理高度的重视,促使在建筑工程的整个施工环节中对工程造价管理进行贯穿,确保通过科学的工程造价管理,达到提升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因此,为确保提升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不仅需要对质量成本的可控性进行强化,也需要对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进行完善,还需要对施工造价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进行提升,不断发挥工程造价管理的作用,为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提供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梁晓霞,郑皎.工程造价管理在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20(17):106+109.

    [2]易宗采.探讨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四川水泥,2019(04):222.

    [3]王静.土木工程造价管理各阶段现存问题及对策[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02):105.

    [4]赵珺.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全面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14):68-69.

    [5]袁梦云.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问题与对策探索[J].东西南北,2018(09):106.

    [6]张倩.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17(10):178+18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