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海外EPC项目的财务风险及控制策略 |
范文 | 赖春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提出以来,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热烈响应,共建“一带一路”正在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与此同时,也为海外工程总承包商(EPC)项目提供了更多的机遇。EPC项目强调一体化的项目设计、采购和施工运行,彰显了工程本身的特色,提升了海外项目的经济效益。但是,国际环境风云变幻,海外EPC项目合同金额大、财资投入高、建设周期长,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较多财务风险。基于此,本文就针对海外EPC项目的财务风险及控制策略进行浅析。 关键词:海外EPC项目;财务风险;控制策略 目前我国诸多EPC企业已开拓了海外EPC项目,该类项目的回报高、优势大,能为工程总承包企业获取更多的利益。但是,海外EPC项目的管理机制、管理模式、采购方案、项目设计等与国内工程存在一定差异,可能导致工程项目存在一定财务风险。为降低财务风险,需建立健全风控体系,积极应对各类投入、成本等方面的风险,从而提高项目整体的经济效益。 一、海外EPC项目的财务风险特征 (一)复杂性特征 在海外EPC项目实施过程中,国外市场相对复杂,部分雇佣、投资、项目支出及投入方式与国内不尽相同,财务人员需要结合当地市场情况以及外币的汇率指标进行统计,这就提高了统计、项目核算的工作难度。 (二)全面性特征 工程运行受源于国家调控政策、地质灾害、政局动荡、风土人情以及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压力,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全面考察工程运行状况及相关风险性因素,才可确保工程的顺利运行。 (三)可变性特征 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即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海外EPC项目一般分为OFFSHORE(含E.P部分合同)和ONSHORE(含C部分合同)两部分,工程总体价格分拆、ONSHORE部分的履约主体形式(如:子公司、分公司或联合体)等顶层设计,模式不同,对应的财务风险亦不同。 二、海外EPC项目的财务风险及其诱发原因 (一)政治制度及法律风险 根据相关统计显示,目前我国“走出去”企业境外工程市场主要分布在非洲、中东、东南亚及拉美等基建较不完善、发展相对落后但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工程会受到当地的政治制度、法律条款、经济发展情况等方面的影响,可能会导致部分工程项目无法正常实施。另外,发展中国家的法律制度、法律体系相对不全面,并且项目还会受到当地风土人情的影响。 (二)汇率风险 大部分海外EPC项目的结算方式主要为外币,包括当地流通币种、美元、英镑等。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普遍合同工期>1年),需要财务管理人员结合项目开展情况对供应商进行支付,也需与分包商、管理部门、设计部门产生往来,故资金交易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由于汇率指标变化带来的风险。另外,在验收结算过程中,若主流货币(如美元)汇率出现一定指标波动现象时,就会导致当地的金融风险承受、抵御能力受到影响。一旦国际市场发生经济波动,就会导致海外所承包项目所需求的成本费用变动,从而影响了整体工程收益。 (三)外汇风险 外汇风险一方面体现在汇率指标的波动风险,如美元发生贬值时,会激发市场经营效益问题;另一方面体现在工程所属国外汇管理的制度及体系,如当地出现战乱、经济政策调控、国家法律制度变化时,会提高财务风险预测难度,可能会导致财务人员无法掌握外汇的波动趋势。 (四)成本控制风险 工程支出成本主要包括设计成本、分包成本、采购成本、设备使用及维修、人力成本。其中,运行、资金配置均有一定风险,若实际过程中没有给予系统的控制,可能会导致部分项目出现额外支出,从而降低了工程的实际利润。由此可见,财务管理人员需要秉承成本控制的思想,分析采购投入、设备使用情况、标书图纸的成本金额,有利于确保整体项目始终处于盈利的状态。需要注意的是,财务人员还需核查项目标书细则,留意合同是否对物料来源地进行了特别约定,根据施工计划设定资源调配方式,从而控制实际项目所需运行成本。 (五)税务风险 海外EPC合同签订生效时,就形成了税务注册、登记等责任,也具备了纳税条件,在整个合同履约期间,都要按照项目所在国的相关税收法律要求履行纳税义务。然而项目所在国的税制与国内存在较大差异,包括征收对象、税率、纳税程序、期限、税收优惠政策、税收处罚、征管水平等;同时EPC项目合同综合性较强,涉及纳税事项相对复杂,不仅存在国内和国外两部分税务,而且还有设计服务、材料设备采购、建筑施工劳务等征收对象的不同;部分票据成本不能纳入当地账务,导致收入与成本不匹配,利润虚增,多交利润税;这些都要求企业不仅要切实履行纳税责任和义务,而且要高度重视税务风险。 三、基于海外EPC项目的财务风险控制策略 (一)清晰构建顶层设计方案 由于我國企业“走出去”时间较短,海外情况又相对复杂,海外EPC项目的财务管理存在较多的问题,资金链断裂,工程烂尾,索赔追偿,经济处罚案例时有发生。风险与收益并存,工程总承包商需务必在合同签订前、工程运营中、项目结算后,全流程全覆盖,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风控能力,夯实投资尽调,优化组织架构,坐实税收筹划,降低财务风险。 (二)完善资金风险控制策略 海外EPC项目资金是工程经济的主要来源之一,需要根据资金使用情况设定特色的风险控制模式,及时处理金额支付、工程款预算等方面的问题,将资金风险控制在额定范围之内。为此,财务管理人员可结合以下策略进行。 (1)支付管理:财务管理人员需会同EPC项目决策层,合理确定支付方式、结算货币等基本情况,要求分包商、供应商、管理部门签订关联性的支付合同,例如,可要求分包商、管理部门承担一定风险额度。通过合同项目核查整体支付及结算情况,及时处理不科学的支付项目,从而将企业所承担的风险进行分散。 (2)风险管理:首先,业主无法及时支付款项时,可能会影响整体工程运行,这就需要企业管理人员筛选出资质完善、信用较好、偿债能力及经营状况较好的分包商及供应商,为后期管理提供相应支持。其次,可利用相应的工程管理工具,如BIM技术,核查工程进展情况,根据工程进展时间、里程碑(milestone)条件要求业主方及时提供项目款额。若业主无法承担工程款额,可利用合同要求进行索赔,确保各项目均能在合理条件下开展。再者,由于工程的运行周期较长,且部分管理运行资金相对较大,故财务管理人员可落实当地专用银行账户,对卡内余额进行统计监控,确保各项支出金额均能落实到实处。最后,财务管理人员需完善资金流水账制作,分析资金流使用、支出情况,设立有效的措施防止资金链发生断裂。总承包商可成立专业催收团队,合理利用保函、信用证等对拖欠款的业主进行催收。同时,应采用银行承兑汇票进行资金收支工作,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三)科学处理信用风险问题 为解决业主、分包商等部门的信用缺失问题,需设立完整的信用风险防控机制。为此,可结合以下策略进行。 (1)现金流量管理:财务管理人员需利用信息化技术统计出现金的使用、支出流量指标,特别是需要加大对采购、设计、分包等方面的支付管理,合理使用现金浮流量。可要求相关技术人员进行项目核对工作,结合当地法律制度、市场运行情况、风土人情等情况进行全局化分析,设定有效的方式进行优化,避免市场风险对EPC项目的影响。 (2)全面预算管理:要求财务人员开展必要的预算管理,结合工程图纸、项目标书,合计、修订、完善所需求的资金,在有效的资金管理中权衡各项工程的营收及亏损情况,确保资金流转运行的有效性。需要注意的是,应尽量减少廉价劳动力的渗入,合理控制工程进度,同时需关注肢解分包的风险。 (四)优化成本风险控制管理 在成本风险问题的处理优化中,需要财务管理人员熟悉当地市场运行情况、资金收支情况、设备使用情况、原材料收发存情况等类目,采用有效的方式进行控制。首先,技术人员应协同财务人员进行工程现场管理,宏观审查材料的库存、储存情况,采用必要的养护措施,控制材料储存、存放过程中的损耗。其次,在材料收发管理中,可利用BIM等技术确定各项材料项目清单,全面分析材料的使用数量,同時利用预算控制的方式,确保物资的消耗在额定范围内。最后,在供应商选择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需分析不同厂家的资质,尽量选择质量较好、价格较低的原材料,同时确定相应的采购方案,能够将成本支出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条件具备的企业,可推行集中采购制度。 (五)外汇及汇率风险控制 汇率波动及外汇风险必然存在,需要财务管理人员根据海外EPC项目特点设立风险规避措施。首先,工作人员需做好前期的市场分析工作,包括当地市场动荡情况、经济发展速度以及外汇汇率变化区间,提高整体管理的有效性。其次,需做好收支条款的管理,分析当地货币的价值变动,探讨部分材料及其金额是否存在通货膨胀现象。要求分包商、管理部门及时签订外币汇率的合同,联合多元化的支付方式制定支付方案,设立保值条款,建立补偿机制。再者,财务管理人员需设定外汇风险防范措施,当某一种货币的价格变化过大时,采用其他货币进行收付。最后,财务工作者还需及时监测当地货币及主流货币汇率的波动,采用可行性较强的监控机制判断出汇率的市场情况,再利用金融调控方式规避相关风险。例如,可借助关联性金融衍生工具(黄金、大豆等)进行风险控制,从而消除外汇市场风险及汇率波动过大而导致利润降低的情况。 (六)建立健全财务应急机制 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的同时,全球经济格局也正加速重塑。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跌宕起伏;战争、动乱,灾难、疾病,持续不断。企业管理人员应有灾备管理意识,共建财务应急机制,未雨绸缪,化危为安。为此,可结合以下策略进行:(1)夯实内控制度,加强台账管理;(2)集成财务转型,共享信息内核;(3)强调事前控制,强化业务闭环;(4)引进财税顾问,增强税筹能力;(5)加强业财融合,落实财税红利;(6)巩固客商关系,共建生态环境;(7)预提风险储备,抵御财务风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的海外EPC项目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工作者需要不断分析工程运行中的风险问题,借助有效的干预、处理措施,控制、解决不同种类的运行风险,从而提高EPC项目整体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朱静.新形势下建筑设计企业EPC管理模式财务风险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8(004):66-67. [2]陈永强.境外EPC+F工程项目财务风险及管理策略[J].财会学习,2018(005):30. [3]舒涛.海外油气EPC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中的风险及风险防控[J].商讯, 2020(10):42-4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