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仰望星空 聆听苍穹
范文

    摘 要:本文主要探究中国在射电望远镜建设领域的非凡成就,通过对中国自主研发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以及由中国主导、20多国共同参与的世界最大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SKA的建造、特点和作用的阐述,突显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取得的累累硕果。

    关键词:射电望远镜;FAST;SKA;创新驱动

    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取得了累累硕果:天宫遨游、蛟龙潜海、天眼望星、悟空探测……中国人不但实现了祖辈们上天入海的梦想,更是把触角伸向了茫茫宇宙。现代电子、无线电通信、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让科学家们可以利用射电波(无线电波)探索宇宙的奥秘,射电望远镜便脱颖而出了。

    一、中国射电望远镜的起步

    跟美德英澳日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射电望远镜发展起步较晚,但自从2012年综合性能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全方位可转动射电望远镜在上海天文台正式落成,“天眼”“天籁”计划的相继实施,中国在射电望远镜建设领域已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二、中国射电望远镜的成就

    (一)中国天眼(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简称FAST)

    2016年9月,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天文工程,总投资近12亿元人民币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竣工试运营。FAST被誉为“中国天眼”,是我国自主建造的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从最初概念提出到建成试运行经历了22年时间,凝聚了无数科学家的智慧与心血。

    FAST的重要使命就是探测宇宙,搜索脉冲星、中性氢、宇宙分子和外星文明信号。

    寻找新的脉冲星是FAST现阶段的首要目标。脉冲星就是有规律发出电磁脉冲信号的旋转中子星。这种星体是大质量恒星寿命终结时超新星爆发的产物,它体积小得出奇,但密度非常大,假设有一个天平,一端盛上一茶匙的中子星物质,另一端则需要一座高达3000米的山峰才能平衡住。脉冲星转速快,辐射强,输出能量相当于1000个太阳。它的自转具有极其稳定的周期,被誉为自然界最精准的天文时钟。科学家相信,未来脉冲星可以成为人类在宇宙中航行的灯塔,为近地轨道、深空和星际空间飞行的航天器导航,如此我们就不必担心航天器找不准方向或者偏离正确轨道了。人类此前发现的2000多颗脉冲星都与中国无关,但FAST才试运行一年多时间,就已经发现并通过国际认证11颗脉冲星了。科学家预测,FAST2019年正式运行后,每年能发现上百颗脉冲星。全世界的射电望远镜中,目前只有FAST有这样的能力。

    除了观测脉冲星,FAST还有两大科学目标:一是巡视宇宙中性氢。以研究宇宙大尺度物理学,找到宇宙的边缘,探索宇宙的起源和演化。二是寻找地外文明。2017年FAST已探测到一颗新星球,上面存在液态水和绿色植物的痕迹。随着功能不断升级、探测范围不断扩大,FAST未来可以接受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神秘信号,观察范围可达到宇宙边缘。到时候,中国说不定真的会成为第一个发现外星人的国家。

    (二)平方千米阵(Square Kilometre Array,简称SKA)

    尽管FAST具备看得远、灵敏度高、能看到微弱信号等突出优点,但因FAST口径太大,视场反而比较小,巡天耗时就会比较长,如果想要尽快把天空看一遍,则应该用口径小、数量多的射电望远镜阵列。大型阵列望远镜造价极高,运行耗电极多,数据处理量极大,采用国际合作的模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平方千米阵(SKA)就此应运而生。

    SKA是由数千个较小探测装置组成的巨型射电望远镜阵列,它采用高频碟状、中频孔径和低频孔径三类天线阵列,分布范围大于3000公里,形成一个总面积1平方千米的巨大信号采集面。SKA拥有史上最高的图像分辨率,灵敏度高于任何现存射电望远镜50倍以上,并能以高出1万倍的扫描速度完成巡天扫视。该项目投资达20亿美元以上,吸引了20多个国家的约100个组织参与其中,总部设在英国,现已同时在澳大利亚和南非开建。计划到2020年,SKA的部分阵列将开始进行科学观测,2030年左右实现完全运行,届时SKA将有2000多个高中频反射面天线和孔径阵列以及一百万个低频天线,用以帮助人类探测绘制宇宙地图,发现遥远无边的空间尽头,解答宇宙起源和演化的基本问题。

    2018年2月,由中国主导研制的SKA首台天线启动,这标志着中国在SKA核心设备研发中发挥着引领和主导作用。中国作为SKA的10个项目创始国之一,从一开始被看不起,只让做最基础的天线座架,到后来凭借成本、性能、技术成熟度和工程可实施性等显著优势全面主持主导SKA工程核心技术研发,为世界成功提供“天线解决方案”,体现了中国在射电天文领域的技术迈进和突破,也为中国今后牵头和主导国际大科学工程积累了丰富经验。

    三、结语

    FAST和SKA,一個是能“观六路”的“中国天眼”,由中国自主研发;一个是能“听八方”的“世界之耳”,由中国引领主导。两种射电天文望远镜功能互补,都是人类观测宇宙不可或缺的工具,都将为人类认识宇宙提供历史新机遇,都奏响了中国创新驱动的最强音。仰望星空,聆听苍穹,China ready!

    参考文献:

    [1]喻菲,齐健.FAST:还没发现外星人,但听到震撼的宇宙”心跳”[J/OL].新华社客户端,2017-10-10.

    [2]陈芳,胡喆,白林.从参与到主导:十年炼就”中国之眸”[N].河北日报,2018-02-07(05版).

    作者简介:陆师禹(2000-),男,江苏泰州人,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中学生。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6:4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