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会展企业的影响
范文

    吴双

    

    

    摘 要:2003年SARS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对当时会展业造成重创。在新冠疫情冲击下,2020年上半年会展活动陆续延期或取消,这传递出会展经济发展的负面信号,暴露了会展业对突发风险防范的不足。17年过去了,在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2020年,会展企业更应思考如何应对此类突发公共事件,增加抗风险能力。

    关键词:新冠疫情? 会展企业? 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713.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10(a)--0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自2019年底发生以来,它所冲击的不仅是某个行业的发展,还对整个中国社会都产生了冲击。回顾2003年SARS时期,当时支撑着办下去的会展活动,也是观众寥寥和成交量锐减,全国展览业收入下降50%,损失超过40亿元人民币。17年后,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可谓又是对会展业应对危机能力的一次大考。不同的是,经过17年的发展,会展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直接产值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

    1 面临的风险

    1.1 项目被迫延期或取消

    当前在全民共同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背景下,减少人员流动成为抗击疫情最有效的手段。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国多地暂停了文化和旅游领域所有公众聚集活动,并开始实施封闭式管理,人员进出一律测温,并出具有效证件。政府出于对疫情防控的举措有利于避免人群大规模流动,但是也限制了会展活动的举办。2020年上半年会展活动纷纷延期或取消。据统计,截至2月13日,全国已有215个会展主办方官方发布公告延期,6个项目取消,27个项目重新排期,如表1所示。

    1.2 来华海外客商数量减少

    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列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在此之前,中国还未有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疫情,在此之前,最为受到世界关注的即为2003年爆发于广东的SARS疫情,如表2所示。

    相比SARS,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感染人数更多、传播力更强,虽然世界卫生组织明确不建议采取贸易或旅游限制措施,但是根据国家移民管理局2月12日发布信息,已有129个国家或地区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陆续加强了入境管制,主要包括禁止近日内有中国旅行记录人员入境、暂停颁发签证、禁飞两国间航班等。这些限制措施对中国企业赴境外或外国客商来华都造成了障碍,直接影响了会展活动的组织。

    回顾2003年3月SARS疫情较为严重时期,海外游客入境人数比上年同期较大幅度地下降,直到5月份达到低谷,根据当时国家旅游局公布的相关数据,当月入境外国人仅为34.27万人次,同期下降70%。虽然目前出入境统计还未有数据,但是根据2019年全年外国人入出境9767.5万人次总量预估,本次疫情高峰期间可预计影响千万人次出入境出行。

    1.3 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增大

    虽然国务院通知将春节假期延长至2月2日24时,但为防范疫情,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规定了企业复工时间不早于2月9日24时,员工实际停工时长为17天,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经营计划,如表3所示。

    在严峻的防控形势下,根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疫情科学防控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各地都采取了分类分批复工复产方式。因此,因防控疫情需要,实际企业的平均员工停工时长大多都高于17天。

    会展不同于其他服务业,具有自身特殊性。一个会展项目的举办需要短则3~6个月,长则1年以上筹备,前期需要大量人力及财力投入,一旦项目无法如期举行,前期在招商招展和宣传推广上的努力都付之一炬,收入和现金流都将受到巨大影响,对部分企业而言短期收入甚至直接归零。此外,除项目本身已有投入之外,房租、工资、利息等费用刚性支付,更将进一步地增加了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2 已有企业复工复产支持政策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制定了严格的防控制度,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手段。从1月22日起,国务院各部委陆续发布了应对疫情的数十个政策文件,从一开始集中对疫情控制的举措到如今对复工复产支持的措施,体现了国家对企业的支持与帮扶,如表4所示。

    在国家文件的大方向指引下,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也陆续发布了相关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具体提出了支持企业恢复经营的举措,重点加大对企业降低要素成本支持、财税支持、金融支持、外贸出口支持等政策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3 应对建议

    3.1 寻求针对性的行业支持

    虽然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政策,这对于危困中的企业无疑是雪中送炭,但还缺乏针对会展行业的支持措施。考虑到疫情时间段、冲击强的特点,会展企业应充分借助行业协会、展览业协会等商协会组织力量反映自身诉求,就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会展企业影响充分与商协会组织进行沟通,利用平台资源,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争取在减免行政事业性的收费和财税优惠政策方面给予更有针对性地扶持。

    3.2 强化企业自身建设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封闭”措施,员工返工时间推迟,商务活动无法开展,企业正常经营受到影响。在危机时刻,会展更应积极应对,可通过增强内部治理水平及培育品牌项目两部分对企业未来发展进行规划。一方面,会展企业可通过完善公司治理体系、提升员工素养、加强文化建设等方式,积极修炼内功,从内部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另一方面,探索本企业会展项目品牌化发展之路,实现长远发展。会展项目几个月就能做完,但是品牌会展项目市场的培育却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走自主会展品牌建设之路是中国由会展大国走向会展强国的必由之路,只有建立起自己的会展品牌,才有参与全球会展业竞争的底气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3.3 加快双线会展模式

    2003年非典时期,会展业曾提出了开展线上会展应对危机,但是,由于当时会展行业自身发展较快,技术支持还不成熟,发展线上展会的条件较不完备。

    如今17年过去了,随着5G商用,数字技术条件日益成熟。在当前疫情冲击下,会展企业应思考将会展与互联网进一步结合,一方面,将产品数字化转型,利用新科技提升自身风险防范能力,把它作为因突发事件而被迫中断传统会展形式时的一种辅助手段,减少危机因素对会展经济的冲击;另一方面,借助大数据的分析能力实现更多互动,促进商业机会的转化。

    4 结语

    我国作为贸易大国,会展业是我国开展国际贸易活动的重要窗口,也是企业进行国际贸易时进行市场营销的主要工具。会展业作为贸易助推器,其发展紧扣着各个产业的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服务支持。在我国经济长期看好的大背景下,新冠疫情对会展业发展的冲击预计是短暂的。危机并不可怕,利用危机加强自身审视,修炼自身内功,将科技手段、产业发展与行业发展三者充分融合,提升自身抗风险能力才是应对风险的良方。

    参考文献

    顾逸南.会展业面对突发事件的管理[J].国际商务研究,2005(01).

    李知矫.5G+4K+会展=?[J].中国会展,2019(13).

    张广瑞.SARS后关于中国旅游发展的冷静思考[J].财贸经济,2003(11).

    张伟红.突发事件凸显非经济因素对会展业影响[J].WTO经济导刊,2009(12).

    张晓明.浙江省会展产业直面机遇与挑战[N]. 国际商报,2017-02-2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