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L公司原材料库存优化分析 |
范文 | 赵秋月 摘 要:在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型冠状病毒的持续影响下,多数企业处于生死存亡时期,企业需精打细算渡过难关。企业要在残酷竞争中立足,除了在人们熟知的生产、销售两大利润源下功夫,企业的第三大利润源——供应链也可作出成绩,供应链中占大量资金的库存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分析医疗企业原材料库存为主线,从原材料采、存、取三个方面分析企业库存问题,为增加库存周转率、减少库存占用资金、减少采购员质检员工作量、减少过期浪费,给出建设性库存管理建议。 关键词:库存周转率 ?库存水平 ?效期管理 ?采存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11(b)-156-02 1 医疗行业原材料库存管理现状 供应链由供应商、制造商与仓库组成,库存在供应链的形式包括:原材料、在制品、成品。原材料库存为了应对需求变化、规模经济下的企业大批量生产、供应商供货周期、产品起订量等问题。库存管理的目标是在正确的地点、正确的时间拥有正确数量的库存,满足客户服务水平时使供应链系统成本最小。 1.1 医疗行业原材料库存管理基本情况 库存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环节,是生产或运营的起点,也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转的基础。最佳库存量为客户下订单后企业第一时间响应生产,按时、按量满足客户需求。从下原材料订单开始到原材料出库领用,管理这期间的原材料就是库存管理,其中涉及三个重要环节即采、存、取。 医药行业中库存管理第一制约因素为效期,其次批间差。在保证充足的生产用原材料时,保证长效期、少批次。而库存过量直接影响企业命脉——流动资金,同时物料存放过久会造成失效浪费,增加原材料存放成本。 1.2 医疗行业库存管理重要性 库理管理指在特定的情况下,通过库存控制跟踪库存数量的增减状况,进行相应地计算和调整。库存始于订货日和订货量,存于库房,止于出库。这一切直接影响企业库存周转率,企业库存周转率即从资金变成原材料,然后生产为成品,进而销售、回款的过程,若整个过程循环越快、同样资金可获利更多利润。库存周转率等于销售成本除以期间平均库存 (即期初库存量与期末库存量的平均值),是判断企业库存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它代表了原材料的存储时间及流转速度。流转越快,表明该企业库存管理效率越高,用同样资金可以获得更高利润率。反之亦然,库存周转率低代表库存占用了大量资金、耗用保管费、增加利息成本等。由此可见,库存对企业管理至关重要[1]。 2 目前医疗行业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频繁采购 所有原材料每月采购,频繁采购多种物料导致出错机率大,并且造成产品批次多,引起生产投料不精准,以及高仓库管理成本。频繁采购运输,在运输中温度、光照对原料性能造成影响。医疗行业以严谨为原则,这些不确定性会影响产成品性能。 2.2 库存水平高 原料库存量大、库存金额高,不能及时消耗,严重影响流动资金,重则影响企业生死。 2.3 供应链人员工作量大 每月采购一次,且医疗行业物料不能免检验,每操作一次,调动供应链条上相关人员,造成计划员、采购员、质检员、收货人员工作量大。间接增加人力成本,也增加出错率。 2.4 过期产品多 在庫产品没有效期管理,失效前库管没及时上报并有效利用,导致原材料浪费严重。 2.5 忽视辅料 在重视主原材料时,辅料疏于管理,没有做到先入先出,使用中发现质量问题时,已过供应商承诺的质保期。 3 提高医疗业库存管理的建议 每个企业情况不一样,所以提高原材料库存管理效率的适用方法也不一样,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寻找方法,在探索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已的最佳库存管理方法,在此分享以下几点建议。 3.1 物料ABC分类管理法 ABC分类法解决采购次数多、批次多、库存金额高等问题,在生产型企业中,物料品种众多、数量庞大,尽管如此,只有少数物料占用大量资金。企业的人力、存储空间、资金有限,发挥有限资源获得更大的库存管理效率是重点。对物料进行分类,不同类别物料采用不同管理措施,合理分配有限资源,达到最佳采购和库存管理效果。ABC分类法是进行物料分类的有效方法,容易被人员掌握,将物料根据年采购金额 (物料年采购量×单价)划分为ABC三类,划分如下。 A类物料,库存品种占总数比例:10%,库存资金占总库存资金比例:70%,控制方法:A类物料采用定期订购模式维持库存,并经常核查;尽量降低库存以减少资金的占用,做到少量、频繁采购,采用严格的库存盘点制度;保证物料准时送达,增加交货期准确率。 B类物料,库存品种占总数比例:20%,库存资金占总库存资金比例:20%,控制方法:B类物料采用定量订购模式,此类用量稳定价格适中。按安全库存、经济订货点和经济订货量,2~3个月盘点一次做采购计划和库存管理,节省人力和存储管理成本。 C类物料,库存品牌占总数比例:70%,库存资金占总库存资金比例:10%,控制方法:C类物料采用粗放式采购库存管理模式,增加每次订货的数量,减少全年订货次数,设置较大安全库存量,避免出现库存短缺;每年进行1~2次盘点和检查,最大程度地释放人力[2]。 总之,A类物料需要投入最多时间精力和资源进行控制,降低库存水平,减少资金占用;B类物料需要适当地控制,不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C类物料只需要粗放式采购管理和库存盘点[3]。 3.2 耗材、包材类以及A类物料采用联合库存法即JMI模式 对于没有技术难度、占空间大和金额高的物料,联合供应商做备库,大大节约企业的存储成本以及资金。联合库存管理是供应商和企业共同参与和决策、风险共担、利润共享、权力责任平衡的库存管理模式[4]。优势包括:信息优势、成本优势、战略联盟优势[5]。 3.3 辅料实行效期和批次管理 加强辅料管理,实行效期和批次管理,做到先进先出,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投诉,也可保证处理良好的使用状态。 3.4 加强员工绩效考核 定期考核、激励员工,通过业务培训指导、帮助员工。对员工的品行、工作绩效、能力和态度进行综合考察和评定时,重点考核库存占用资金和失效产品占用资金以确定整个部门和供应链的业绩和效率。以加强员工的责任意识与成果意识为目标,并调动员工的积极主动性。 4 具体案例分析 4.1 背景介绍 L公司生产医用试剂,有263种原料 (有效期管理),采购额1500万元,实施定期盘点法,一个月核查一次库存,做采购计划。采购计划依据2个月安全库存和固定提前期、定货周期,然后决定采购数量及采购次数。目前问题是,原料种类多,计划部每次检查263种,工作量大。低金额、长效期的产品,一年内重复下订单,影响采购员的工作效率,也加大质量检验部工作量。 4.2 改进目标 为了减少监控物料数量、采购次数及质量检验部工作量,同时加大各部门对大金额产品的监控,做到少量库存,甚至0库存。库房亦根据此分类重点管控在库贵重物料效期及数量。 4.3 分类方法 ABC分类时采用每一物料的年采购额 (每种物料的年采购量×单价)进行划分,年采购额大于20000元为A类物料,采购额小于6500元为C类物料,其余为B类物料。根据金额粗略划分实施制度即采购次数和库存核查频次,以提高采购效率与加强库存控制。A类物料采购次数为6,C类物料采购次数为1,B类采购次数根据金额为2~4次。 4.4 具体实施 第一,列出物料清单带年用量、物料价格,算出所有原料年采购额,根据年采购额按以上规则分类,采购次数为1的物料数量为203种,总年采购金额为178.8万,那么263种里的203种物料不用每月检查,采购员不用每月购买,质量部不用重复质检,也减少了批间差。 第二,医疗行业物料受效期影响大,所以增加第二个区分维度——效期,效期大于18个月的原材料一年买1次;效期小于等于12个月的,每年采购2次;某些供应商有最低起订量要求,所以增加第三个维度——最低供应量。金额与效期、最低起订量三个维度一起考虑,得出物料年度采购次数。 第三,计划部核實年度采购次数表,给出生产方面的建议(如某个物料价高,批间差大,成品一年生产3次,那么年采购次数更为三次)。最后采购部和计划部达成一致。 第四,质检部核对年度采购次数表,评估检验量,以便做年度工作安排。计划部根据年采购次数表,优化工作。 第五,采购部根据年采购次数表,提醒计划部下请购单。同时采购次数为6的产品,一共17种物料,年采购金额为1008万,占年总采购金额的67%。采购部下年度订单,便于供应商备货。到货时间方面考虑产成品生产计划,在使用原材料前一个月到货,保证及时供应及最低库存量,减少库存占用资金。 第六,库房根据ABC类物料表,重点关注A类物料,定期看B类物料情况 (如1个月),偶尔关注C类 (如3~4个月)。 4.5 效果 通过制定此表,科学分析采购和库存问题,把主要精力放到A类原材料上,把握主次。确定实施规则,各部门工作得到优化,工作效率提升、企业运转更健康。 5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医疗业原材料库存管理的主要现状及存在问题,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包括ABC分类法、先入先出法、绩效考核管理法等。最后通过L公司具体案例介绍这些方法在医疗业原料库存管理的效果。 参考文献 潘峰.A公司原材料库存管理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4:14. 潘峰.A公司原材料库存管理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4:17. 郭子铎.提高企业库存效率的项目管理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15. 孙小萌.SG公司的库存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4:13. 潘峰.A公司原材料库存管理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4:2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