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成都建立离岸金融中心的可行性分析及发展路径研究
范文

    司理嘉

    摘 要:在2019年中国城市GDP排行中,成都以17012亿元的创收再一次刷新纪录,作为国家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成都这所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从成都的内涵和基本条件以及不足之处来分析其建立离岸金融中心的可行性,探究发展模式在创立之初采取离岸结算为主的内外分离型模式,中后期转型为“有限渗透型”模式;依托经济开发区、金融集聚核心区、现有离岸金融中心等发展路径,旨在为成都建立离岸金融中心,进一步促进东西部经济的平衡发展,扩大成都经济辐射范围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成都;离岸金融中心;发展模式及路径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03(a)--02

    1 离岸金融中心建立的必要性

    离岸金融市场与传統的国际金融市场相比更具灵活性,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工具,典型代表是欧洲美元市场,其不仅突破了国际贸易与汇集地的限制,同时也能建立一种独特的利率体系,从而形成一种完全由非居民交易组成的借贷关系,以此摆脱国家或地区政府法令的管理约束。离岸金融中心的建立从各国自身的发展角度上来看也极具促进作用,以此为契机选择适宜的城市将带来可观的经济创收,因此建立离岸金融中心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在飞速发展的中国建立离岸金融中心,对其战略性经济发展将带来巨大创收,不仅拓宽中国经济的发展渠道,对于国际性经济地位的建立也有重大影响。由此,结合当前中国的发展环境建立离岸金融中心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

    1.1 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便利

    作为国际资金再分配的重要渠道之一,离岸金融市场上的资金规模大,借款成本低,同时融资效率极高,如果能够从该市场借入一定程度的欧洲货币,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正如日本在战后的经济恢复发展进程中,借入了极其可观的欧洲货币,对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中国也可以通过其为自身的经济发展提供相应的资金便利。

    1.2 提升国际影响力,推动国际业务发展

    在不受各国法律制度的约束下,离岸金融中心欢迎来自各个国家的跨国公司进入。在这个市场上,大量的资金来源于各个国家的商人和企业在中国境内流动往来,这样可以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中国,并且进入中国市场,进一步促进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也促进中国相关企业与更多国家的往来流通,进一步推动中国相关国际业务的发展。

    2 “选址”成都的内涵和基本条件

    2.1 政策优势

    成都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同时也是国家级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近年来,国家对于成都地区的政策扶持源源不断,从2013年蓉欧铁路的开设,到2014年成都天府新区的新建,再到2016年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等政策的不断下达,在一系列国家政策的不断支持下,成都地区将实现更加重大、更具突破性的改革。

    2.2 地理优势

    自古以来成都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在自然地理气候上享有极大的优势,地处四川盆地西部,物产资源和农业资源十分丰富。不仅如此,成都的区位地理优势也十分明显,作为国家的各项重大政策的落脚点,同时也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其支撑着西部大开发的有效推进,以及作为“一带一路”政策的核心节点,为国家和成都自身发展带来众多机遇。

    同时,成都在自身的对外交流上积极奋进,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与巴基斯坦、日本、韩国、法国、美国等国家的重要地理城市缔结“友好城市”之仪,截止到2019年成都已与超过50个城市完成缔结之仪。同时,2019年5月9日成都获得2025年世界运动会举办权,成为中国大陆首个举办这项赛事的城市;2019年8月8日成功举办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这一系列国际性交流都表明成都对外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

    2.3 金融产业优势

    截至2019年国内城市的GDP统计排名,成都以17012亿元的GDP总值位居全国第七,2019年上半年GDP更是以8.20%增速位居国内十大城市之首。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12.18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244.62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155.86亿元,增长8.6%,三种产业结构占比3.6∶30.8∶65.6。无论是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还是未来的经济发展潜力,成都的经济优势都是十分明显且势头迅猛。不仅如此,成都的金融产业也是以迅猛之势增长,“1+X”金融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目前相关部门正明确未来发展思路,持续优化政策供给。除纲领性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国家西部金融中心的若干意见》以外,成都还推动出台了金融科技、金融人才、金融对外开放等8个专项政策,出台《上市公司纾困帮扶若干措施》和《科创板上市扶持政策》并且针对产业功能区制定《金融产业精准支持行动计划(2019—2021年)》,将为成都的金融产业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3 “选址”成都的不足

    3.1 深处内陆,国际整体知名度不高

    相比北京、上海、香港等地,中国成都“既不沿边,也不靠海,地处内陆”在国际的整体知名度不高,其经济发展程度的代表性不强,整体影响力仍须进一步努力扩大。由于其深处内陆地区,沿海等地已建立十分成熟的离岸金融圈,成都要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必须突破传统离岸金融市场发展模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创建新兴模式,才能突破重围。

    3.2 相关离岸金融业务缺乏

    对于离岸金融业务的开展,成都地区整体普及度不高,涉及度不深,近几年才小有发展,相比上海、深圳、香港等地较为成熟的离岸金融业务的经验,成都地区还须继续增进。无论是从事相关国际金融和国内金融业务的银行和企业,还是相关工作人员整体业务水平和素质仍须进一步加强,才能进一步促进成都地区的离岸金融业务走向新格局。

    4 成都建立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模式及路径探究

    目前,成都地区有关于离岸金融中心的建立正处于一个初步探索和可行性研究的阶段,如何建立合适的离岸金融中心发展模式和寻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径,核心在于结合成都的实际环境,选择一些对外的金融聚集核心区域和交通发达的航空港或国际铁路线聚集区,以此作为成都区域建设离岸金融中心的基础,使金融中心建立所带来的效果更加显著,一定程度上避免成都作为内陆城市的弊端,使其有足够且广阔的路径充分吸引东南亚、欧洲地区等货币进入。

    4.1 成都地区离岸金融中心发展模式的研究

    离岸金融中心的建立并有效运行是我国金融创新的目标,当前我国离岸金融中心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两种:一是建立采用“内外分离型”的发展模式,能够最大程度避免境外资金对本地区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冲击;二是建立“有限渗透型”的离岸金融模式,能够充分借助外来资金的发展优势和本地区相关金融经济业务结合,使得经济效益得到最优化发挥。看似相反的两种发展模式,如果能将其相结合并根据成都当地的实际环境分阶段推进,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效益的最大化实现。

    (1)发展初步阶段,参照郑州和重庆的发展经验,采取离岸结算为主的内外分离型模式,大力开展离岸金融中心结算业务,在以低税率吸收非居民来此办理业务的基础上,积极争取相关跨国集团的进驻,使得该地区的建立初步成熟化。

    (2)在发展的中后期阶段,随着相关业务的成熟,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可以逐渐向“有限渗透型”模式转变。随着各项离岸金融创新政策的落地和金融基础设施完善,形成一个成熟的离岸金融市场。

    4.2 成都地区离岸金融中心建设路径探析

    4.2.1 依托经济开发区进行初期建设

    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作为西部唯一集航空、铁路、公路、航运为一体的开发区,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离成都市高新综合保税区较近,并且每日来往的国际航班数量众多,对于初期阶段建设的吸引入驻政策有着重要的地理和经济条件。

    东部新区作为成渝双层经济圈建设落实的标志性“工程”,其建立将进一步推进国际开放合作新门户,构建更加完备的服务于“一带一路”物流体系,为成都建立离岸金融中心带来新的契机。

    4.2.2 依托金融集聚核心区,稳固离岸金融服務中心

    天府新区产业园、IFS国际金融中心、环球国际会展中心等作为成都区域的经济聚集区,在此开展金融业务不仅能够降低重复建设带来的不必要资金投入,依靠现有中外投资合作机构开展新兴的离岸金融业务。同时,在此区域可以紧靠国家的政策背景,为积极开展相关业务提供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稳固离岸金融服务中心的发展。

    4.2.3 依托现有离岸金融中心,拓展相关金融业务

    国内已经率先在上海、深圳等一线金融城市发展了离岸金融中心业务,有着充足可观的资源和成熟的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也影响着众多内陆城市,如重庆、郑州等进行着离岸金融中心建立的初步探索。成都地区建立离岸金融中心与重庆、郑州等内陆城市共同探索发展形成资源和业务共通共享体系,并依托成熟的离岸金融现有业务作为推介,将进一步拓展成都地区离岸金融中心相关金融业务的发展。

    5 结语

    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正进行的如火如荼,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目前已率先在上海、天津、深圳等地建立了离岸金融中心。成都作为东西部地区的重要连接纽带,在地理、经济、政策等各方面优势都极力迎合了当前发展需要,虽然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足,但在国家不断的扶持以及自身的不断改革下,依托经济开发区进行初期建设;依托金融集聚核心区,稳固离岸金融服务中心;依托现有离岸金融中心,拓展相关金融业务。成都终将带动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实力的发展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唐瑄.重庆建立首个内陆离岸金融结算中心构想[J].特区经济,2011(03).

    殷孟波.西南经济发展中成都金融中心的构建(上)[J].四川省情,2002(07).

    高慧清,任建武,赵晗.中国区域离岸金融中心发展模式和路径选择研究——以“金融开放”视域下的郑州为例[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

    张韬.我国当前发展离岸金融市场可行性分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9.

    杨建.创新铸就西部金融中心资本赋能成都高质量发展[N].每日经济新闻,2019-12-1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4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