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2020年我国纺织品出口困境及对策分析 |
范文 | 付丽娜 摘 要:2020年我国外贸整体表现快速回稳、持续向好,其中纺织品出口行业表现尤为亮眼,但在增长的外贸数据背后却是纺织品出口企业利润微薄甚至负利润的尴尬局面。本文结合相关贸易数据分析了困境产生的原因,并从经营战略和金融策略两方面对我国未来的纺织品出口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纺织品出口;科技创新;智能制造;国内国际双循环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04(b)--03 1 2020年我国纺织品出口情况 1.1 我国纺织品出口涨势突出 据海关总署统计,2020年全年我国进出口商品总值321,557亿元,出口额179,326亿元,贸易顺差37,096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其中纺织品出口表现尤为亮眼,在经历了1—3月的短暂低迷后,纺织品出口额从4月开始回升,5月达到峰值,4—12月一直保持正的同比增幅。全年纺织品出口额10,695.5亿元,较2019年增长30.4%,涨幅在所有商品类别中排名第二。同时,纺织品出口市场占有率也显著提升。2020年1—11月,美国自中国进口纺织品占比从2019年的43.7%提高到56.1%;日本自中国进口纺织品占比从2019年的53.5%提高到68.6%。2020年前三季度,欧盟自中国进口纺织品占比提高到65.8%。 1.2 纺织品出口大幅增长的原因分析 1.2.1 以口罩为代表的产业用纺织品需求拉动我国纺织品出口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对防疫物资需求激增。我国率先复工复产,成为全球最大防疫物资供应国,以口罩为代表的产业用纺织品需求激增成为上半年我国纺织品出口回暖的主要原因。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年1—4月,我国对美国出口纺织品50.93亿美元,其中口罩占比33%,达16.91亿美元;对日本出口纺织品24.41亿美元,其中口罩占比40%,达9.67亿美元;对欧盟出口纺织品66.13亿美元,其中口罩占比54%,达35.73亿美元;出口德国的口罩金额甚至达到了纺织品总额的64%。 1.2.2 疫情下新兴制造业国家产能下降,致使流失订单回流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上涨、中美贸易摩擦、发达国家产业战略转移等因素,很多纺织品订单本已从中国流失至印度、巴基斯坦等新兴制造业国家。但在2020年严峻的疫情形势下,上述国家的中小型纺织品企业大多处于停工、停产状态,大型纺织品企业也无法满负荷运转,产能急剧下降,交货期无法保证。中国纺织品出口企业率先复工复产,依靠出货快、服务意识强等优势吸引了很多流失的欧美、日本订单回流,使得纺织品出口额增加。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年1—11月我国对美国出口纺织品3285.9亿元,同比增长20.5%;对欧盟出口纺织品3330.9亿元,同比增长16.8%;对日本出口纺织品1332.6亿元,同比增长9.2%。 1.2.3 国外消费者需求反扑导致纺织品需求增加 国外消费者在2020年下半年报复性消费也是拉动我国纺织品出口增长的重要原因。疫情带动的“宅经济”使得来自国外的家纺、厨房用品、室内装饰用品等订单明显增多。以家纺产品出口为例,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第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家纺企业出口交货值增幅为9.34%,9月增幅更是达到19.56%。同时,下半年国外消费者消费欲望的上涨也使得商家作出了经济形势好转的预判,积极为年底购物节做准备,增加了进货量。随着圣诞季的到来,圣诞用品的订货量也超过往年,这些都成为下半年我国纺织品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 2 我国纺织品出口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2.1 纺织品出口企业“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通过上述纺织品出口增长原因分析可以看出,2020年纺织品出口增长强势很大程度与疫情有关,这一意外增长背后是企业难以盈利的尴尬。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统计,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纺织品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减少8.6%,很多企业举步维艰、入不敷出。以孚日集团为例,孚日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家用纺织品出口商,主要出口毛巾、床上用品等家纺产品,外销占比在80%~85%,美洲市场的年销售额达2.7~2.8亿美元。该企业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工厂一直超负荷运转,订单已经排到2021年3月,但企业财务报表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均低于2019年同期比值。 2.2 困境原因分析 2.2.1 出口成本增加 (1)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增加。随着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和出生人口双降,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渐渐失去了比较优势。根据WTO的统计,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高于印度、越南等新兴制造业国家的趋势正在逐步扩大,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在2019年分别达到了印度的218%及越南的177%。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制造业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用工荒,纺织品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2020年下半年纺织品订单增长的同时,纺织品主要原材料棉花、涤纶等价格也大幅提高。以棉花价格为例,国内棉花现货、期货从2020年4月开始反弹,11月开始更是大幅提升。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增加了纺织品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 (2)全球运费上涨。全球范围的疫情致使多国港口实行封锁、航运公司削减运力、国外集装箱周转缓慢,导致2020年海运运费暴涨。2020年12月31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CCFI)首次突破了1600点,达到1658.58点,创历史新高。以欧美航线为例,其运费较年初已经上涨2~3倍,且目前还有继续上涨的趋势。纺织品产品重量和体积往往较大,运费占其出口成本的比例较高,高昂的运费挤占了企业原本就不大的利润空间。 2.2.2 人民币升值 2020年5月2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自7.1954的年内低点开始反攻,2020年12月31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5249,全年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升值6.92%。纺织品出口企业收的是外汇,但购料、人工支出大多使用人民幣,面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企业或提高出口价格,将压力转嫁给国外进口商和消费者,或自己承担。而对于身处竞争异常激烈的国际纺织品市场的中国企业来说,为了维持和进口商的合作关系以及国际市场份额,除了选择自行承受压力之外似乎别无他法。人民币的大幅升值成为纺织品出口企业在2020年难以盈利的主要原因。 3 对未来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对策建议 笔者认为要解决目前中国纺织品出口企业的困境,需要从经营战略和金融策略两方面入手。企业要从战略上调整经营方式,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提升自身的硬实力;同时,针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利润困境,企业应该选择适当的金融策略以改善短期利润状况,维持生产运营,为长期的发展争取时间。 3.1 改变经营战略提升“硬实力” 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抢占中高端市场。2020年12月中国工程院发布了《面向2035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战略研究》报告,报告通过对26类有代表性的制造业产业进行国际比较分析得出:纺织等五个产业已整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纺织科技创新已经从“跟跑”进入“跟跑、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应抓住机遇,从竞争激烈的中低端市场抽身,主打出口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中高端纺织品,走差异化、品牌化路线。企业应注重引进和培养技术人才、产品开发人才,将功能性面料和关键纤维新材料的研发推广、产业用纺织品新应用领域等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和高校、科研机构密切合作,积极将研发成果应用于出口产品,开拓国际中高端市场。 依托互联网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降低生产成本。2020年国家加大了对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项目的支持力度,全年国家智能工厂技术改造项目共支持纺织行业项目23项。纺织品出口企业应抓住这一契机,借助5G技术,应用先进的管理软件,加快企业信息化改造升级,重构管理流程,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崭新生产模式,实现智能化制造。在生产方面,为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可以通过智能化系统采用“机器换人”的策略,降低人工依赖,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客户服务方面,可通过互联网技术让客户远程在线监控订单详情,提升客户满意度。供应链方面,可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产品全流程质量跟踪和追溯,并依托我国强大的物流体系,优化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企业还应建立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实现“绿色生产”,降低能耗。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开发“一带一路”新兴市场。随着我国纺织品在欧美等传统市场的市场份额下降,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纺织品服装的金额却迅速增长。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同比增长3.7%。纺织品出口企业应把握好产业链全球化向区域化转变的机遇,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和相关国家深化产能合作、品牌合作的方式在互利共赢中不断整合资源,布局全球化产业链。纺织品出口企业应当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重点目标市场,深入分析其市场状况,深挖需求,寻找商机。 以国内需求为导向,提升国际大循环地位。中央提出“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关键阶段提出的强国方略,这也为纺织品出口企业提供了以国内需求为导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转型发展新机遇。企业应以内需为战略基点,注重产品与内外市场的适配性、协同性,积极开拓内、外两个市场,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借势跨境电商,“线上+线下,国内+国外”四轮驱动。2020年是我国跨境电商迅猛发展的一年,全国通过海关跨境电子商务管理平台验放进出口清单24.5亿票,同比增长63.3%,跨境电商无疑将成为未来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模式之一。纺织品出口企业应借势跨境电商,充分利用阿里巴巴国际站、亚马逊、中国制造网、易贝等跨境电商平台,从单纯线下B2B模式转向线上+线下、B2B和B2C相结合的新模式,积极利用网络直播、内容电商等销售手段开拓市场。 3.2 金融策略助力企业渡过利润难关 纺织品出口企业目前的困境很大程度是由于人民币升值引起的。随着世界各国对2021年中国经济继续上行的预期,人民币继续升值的可能性仍继续存在。针对这一问题,企业可以组合使用各种金融策略来改善短期利润状况,为长期发展争取时间。 充分利用银行汇率风险管理业务规避汇率波动风险。纺织品企业往往交易周期较长,企业可通过与银行签订远期结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或售汇的人民币兑外汇币种、金额、汇率以及交割期限,锁定当期成本,保值避险。对于既有进口业务也有出口业务的企业来说,还可以通过掉期外汇交易在买进或卖出一种期限、一定数额外汇的同时,卖出或买进另一种期限、相同数额的同种外汇来固定换汇成本,防范风险。 积极使用财务手段应对人民币升值风险。一是积极争取在出口业务中使用人民币结算,在目前普遍预测人民币升值的大环境下,使用人民币结算不但能够规避汇率风险还能节省汇兑成本;二是可以适当提高出口价格,在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基础上,将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出口成本的增加部分转嫁到出口产品的价格上,与进口商共同承担人民币升值造成的利润损失;三是密切关注汇率变化,缩短报价时效。为防止汇率波动带来的利润损失,企业可改变订单报价的时效性,将报价时效缩短到半年、三个月甚至更短,这样虽然可能导致客户对企业的信心减弱,但却可以维持相对稳定的利润率,为企业的发展争取时间;四是尝试改变支付模式,目前我国纺织品出口仍普遍使用美元结算,在这种情况下纺织品出口企业可尽量争取给国外原材料供应商等下游企业支付美元,以此来减少汇率波动损失和换汇成本。 4 结语 展望未来,全球经济将步入后疫情时代的新阶段,国际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随着我国“十四五”新发展周期开局起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逐渐形成,我国和“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将更加深入。广大纺织品出口企业应抓住这一机遇,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探索智能化制造道路,培养自身硬实力,在机遇与挑战中寻求新的突破,再創辉煌! 参考文献 海关总署.2020年统计月报[EB/OL].http://www.customs.gov.cn/customs/302249/zfxxgk/2799825/302274/302277/3227050/index.html. 孫瑞哲.继往开来,保持定力,推进新时期行业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N].纺织服装周刊,2021-01-22. 陈惟杉.纺织业外贸回暖的“烦恼”:忙得不可开交,但最后钱没赚到[N].中国新闻周刊,2021-01-11. 刘尧飞,杨莹,张薇.后危机时代我国纺织品出口困境与发展对策[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5(02). 曹文超,杨明华.人民币升值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2008(10). Analysis on the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a's Textile Export in 2020 Shanghai Commercial School ? FU Lina Abstract: In 2020,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has quickly stabilized and continued to improve. The textile export industry performed particularly well, but behind the growing foreign trade data is the embarrassing situation of low or even negative profits for textile export enterprise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dilemma combined with relevant trade data, and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China's future textile exports from both business and financial strategies. Keywords: textile expor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ual circulation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