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创新扶持政策与企业创新:来自重庆的检验证据
范文

    摘 要: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企业在创新中担当主体地位。政府为了鼓励企业创新,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减轻企业创新初始阶段的资金压力,激发企业创新动力,让企业在整个经济社会创新中发挥主体作用,为地区实现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模式提供制度保障。以重庆市为例讨论创新扶持政策与企业创新,能够为更多的城市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检验证据。

    关键词:金融? 扶持政策? 企业创新

    一、引言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源于资源和投资拉动,然而,这种依赖于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不能持续。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从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或引擎入手,改变经济发展驱动因素,从资源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转化为创新驱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已经迫在眉睫。限制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障碍包括企业缺乏技术研发资金支持,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强,缺少高端技术人才等方面。因此,在明确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同时需要为企业配套相应的支持政策,促进企业加大投入技术创新,带动其他部门共同投入技术创新,提高整个地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能力。重庆作为西部唯一一座直辖市,其企业创新的发展不仅在西部地区具有示范效应,同时能够与其他城市形成创新发展联盟,共同致力于西部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早日实现。根据重庆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5—2020)》,创新驱动政策的制定首先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政府出台相应扶持政策激励企业创新。

    二、创新扶持政策与企业创新

    国外学者对相关创新和创新活动的研究主要基于企业、产业和国家三个层面展开探讨。熊彼特(Schumpeter,1912)首次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了创新的概念,他将“创新”定义为“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他认为企业家精神在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制度作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被纳入创新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内。按照舒尔茨(Schultz,1968)的定义,“制度是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而国家作为制度的供给者在创新体系构建中占据重要地位,奠定了发展创新的宏观基础。Rothwell 和Zegeld(1981)将创新驱动政策划分为三个层面,即供给层面、需求层面和环境层面,从创新驱动发展的需求层面可以看出,企业主要对税收优惠,法规,政策奖励等方面需要政府的扶持。Metcalfe和Georghiou(1998)认为政府实施激励创新的政策应该从资源、诱因、能量和机会四个方向,具体实施的政策包括支持基础研究、支持产业共性技术研究、支持培训和知识流动、引导创业投资、信息提供与关系中介、网络关系、公共采购、系统性政策和规制等方面。OECD(2000)在研究报告《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Outlook》中对成员国有关科学、技术与创新方面提出了13项建议,主要包括激发技术扩散和产学间的连结、强化技术与创新政策的评估、强化与改革科学基础、强化企业研发诱因的效率、促进新兴科技企业的成长和强化政策形成与执行的架构。乌利齐·施莫河(Ulrich Schmoch,2011)通过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绩效指标,分析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变化和绩效,指出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亨利·埃茨科威兹(Henry Etzkowitz,2014)构建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创新战略,实现大学、产业和政府之间的互动创新,推动大学科研成果转化机制的完善。

    三、重庆的实证研究

    创新驱动发展归根结底需以市场决定论为导向,强化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的制度供给作用,有效地将市场与政府耦合。政府的制度供给具体体现为政府制定并实施的创新驱动政策。因此,将创新驱动政策这一政府制度供给重要载体引入影响企业创新效果因素,开展评价,构架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剖析影响企业创新内在机理,以推动其实现健康快速成长,进而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梳理重庆市地方性政策法规,发现重庆市企业创新扶持政策主要从创新体系构建、人才激励政策、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和投融资体制机制完善四个方面着手,制定激励企业创新政策。其中,创新体系构建主要包括企业创新体系、技术联盟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人才激励政策包括人才评价制度、成果转化奖励和人才流动机制;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包括区域创新中心、国内和国际创新合作平台建设;投融资体制完善包括政府科技投入补贴和社会资金的支持。

    通过梳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5—2020)》、《重庆市提高 R&D 经费投入工作方案》、《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重庆市中小企业促进条例》、《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楼宇产业园发展的意见(讨论稿)》、《重庆市中小企业科技创新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重庆市地方性政策法规,整理出重庆市对企业创新扶持的主要政策内容和扶持对象。针对企业主体技术创新的政策扶持,主要为企业研发补贴、产品扶持、低息或无息贷款、政府采购支持和税收减免等方面。例如,鼓励规模以上企业每年从销售收入中提取3%~5%作为研发准备金,税前按实际支出额进行加计扣除,并按其新增研发投入的10%给予奖励;对市场认可并经专业评定的市级新产品,连续两年按新产品新增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的50%给予财政补助;对具有发明专利的市级重大新产品,补助时间延长至三年,每年小微企业直接或间接获得政府采购合同金额不少于总合同金额的20%。同时,人才作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内在核心动力,重庆市出台一系列吸引高层次人才落户重庆,对于企业或高校科研机构技术人员的科研成果完善了相应的转化机制并设计了相应的税收减免政策。例如,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可在重要贡献人员、所属单位与成果转移转化机构之间合理分配。其中,对科技人员的奖励应不低于净收入的50%,做出主要贡献人员所获得的份额应不低于奖励总额的50%;科技人员在取得股权激励时的个人所得税递延至取得股权分红或转让股权取得收入时并原则上在5年内分期缴纳;在渝按揭购买住房或投资创办科技型企业的,依据在渝五年内所缴纳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额度给予财政补助;在渝取得股权分红或股权转让收益的,依据其所缴纳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50%的额度给予财政补助。根据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以用人单位为主体,定制化启动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政府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提供一定比例的资助,最高可达1000万元。引进人才创办或领办的科技型企业,全部列入政府股权投资基金候选名单。

    由上述扶持政策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出,重庆市政府扶持政策主要针对企业创新资金困难、缺少技术人员等难题给予支持,主要政策内容包括对参与技术创新的企业政府补贴和税收减免,完善科研人员创新激励机制,缓解企业创新资金压力,激励更多科研人员参与技术创新。

    四、结束语

    创新驱动发展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内在需求。创新驱动发展的实现需要经济社会各个主体的共同努力,政府在创新驱动发展转型中担负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创新扶持政策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投入技术研发,同时能够有效的配置资源,提高经效率。重庆市作为我国唯一地处西部的直辖市,其创新驱动发展对于我国西部其他地區的创新发展具有联动作用。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担当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政府出台扶持政策激励企业投入技术创新。政府出台有效的扶持政策不仅能够促使更多的企业参与技术创新,同时能够吸引高层次人才参与技术创新,从而为早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为地区早日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而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Christopher Blattman,Nathan Fila,Sebastian,“Generating skilled self-employ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experimental evidence from Uganda,”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29,2014.

    [2]RothwellR.W.Zegveld.Industrial and Public Policy. London: France Printer Ltd.,1981.

    [3]洪银兴.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J].经济学家,2013(01).

    作者简介:路瑶,女(1986.11—),汉族,籍贯 安徽蚌埠,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制度经济学、创业经济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4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