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控制探讨 |
范文 | 李雪玲 摘要: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控制还很薄弱,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执行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无法有效地控制风险。本文为此对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我国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研究和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内涵 农村信用社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主要的合作金融组织形式。虽然我国理论界最近几年一直在对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控制理论进行研究,但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依然远远不够,仍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深入的研究探讨。本文正是从我国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内涵人手,借鉴相关的研究理论,提出改善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内涵 1、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定义 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与一般内部控制的原理也是相通的,结合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特点,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定义可表达为:农村信用社管理层为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和防范金融风险,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分支机构及其员工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一系列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称。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定义,还可以细分为两个层次来理解。按照控制的范围来划分,可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健全的组织结构、恰当的职责分离、严格的授权,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指农村信用社为鉴别、分析、分类、记录和报告业务经营及其相关活动而建立起来的会计方法和措施:内部管理控制是内部控制的具体方法,是指农村信用社为提高经营效率、确保经营决策得以实施,在组织结构、人员素质、授权审批制度、职务分离、法规、内部审计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具有组织、制约、协调功能的业务控制、措施及程序。 2、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目标 农村信用社无论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之始,还是在不断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都应该牢牢把握住内部控制的目标,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使内部控制的各项方法、措施及程序在自身的管理和经营中发挥有力的作用。具体来讲,农村信用社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所要达到的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1)确保金融法律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经济活动和经营行为都必须在法律的严格规范下进行,企业的正常运行必须建立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而金融企业无一例外地要受到比一般工商企业更为严格的监管。内部控制规定了处理各种业务所必须遵守的制度和程序,将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执行法律法规的情况反映出来,通过授权批准程序使决策层得以控制和指挥本企业的一切业务活动。 2)确保风险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金融风险是金融机构业务经营过程中造成各种损失的可能性,是客观的、普遍存在的,完全规避各种风险是不太可能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地防范、控制和化解风险,将风险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小的、可接受的范围内。金融业作为一个特定行业,具有高负债、高风险等特点,经营的产品是货币及其它衍生金融产品,容易成为犯罪分子作案的目标,其经营管理中存在一系列高风险环节,要求建立与其业务性质及规模相适应的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以防范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 3)确保自身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 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必须确保农村信用社的业务能够根据管理层制定的政策以审慎的方式进行经营,如只有经过适当的授权才能进行交易,资产能得到保护而负债受到控制,会计及其它记录能够提供全面、准确和及时的信息,管理层能够及时发现和评估业务的风险等。 二、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内容 按照控制活动的具体表现形式,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控制方法可分为岗位设置控制、授权批准控制、程序控制、预算控制、实物控制等。每一种控制方法都有其自己独特的作用,在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中已被广泛应用。 1、岗位设置控制 岗位设置控制是对农村信用社内部岗位设置、职位分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控制。农村信用社内部部门设置和职位分工应遵循相互制约、相互配合的原则,要建立三道监控防线:一是建立一线岗位双人、双责为基础的第一道防线,属于单人、单岗操作的要有后续监督机制。二是建立相关部门、岗位之间相互制约的工作程序作为第二道防线。按照内部控制原理,信用社要对不相容职务进行分离。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某些职务如由一名雇员担任,则其既可以弄虚作假,又能够自己掩盖自己错弊行为的那些职务。三是建立内部监督部门对各岗位、各业务部门、各项业务全面实施监督的第三道防线。内部监督部门作为对业务的事后监督机构,必须独立地监督各项业务活动,同时及时将检查评价的结果反馈给最高管理层。 2、授权批准控制 授权批准控制是指农村信用社的各项业务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才能进行,其中包括:(1)授权批准的范围,通常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都应纳入其范围。(2)授权批准的层次,应根据经济活动的重要性和金额大小确定不同的授权批准层次,从而保证各管理层有权亦有责。(3)授权批准的责任,应当明确被授权者在履行权力时应对哪些方面负责,应避免责任不清,一旦出现问题又难咎其责的情况发生。(4)授权批准的程序,应规定每一类经济业务审批程序,以便按程序办理审批,以避免越级审批、违规审批的情况发生。信用社内部的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相应职权,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经济业务。 3、程序控制 程序控制也叫标准化控制。它是指对一些重复出现的常规业务,制定标准化的处理程序,以减少业务操作的失误和差错,提高工作效率。程序控制包括制定信用社的规章制度和指定操作规程两个方面。规章制度是关于信用社运作过程中的原则意见和一般规定,而操作规程是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制定的更加详细的适应信用社业务操作的规范和程序。按业务分类,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主要包括:授信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资金业务规草制度和操作规程,柜台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财务制度、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操作规程等等。由于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农村信用社的许多操作都已通过计算机来完成,操作程序通过软件设计来实现。 4、预算控制 预算是为达到农村信用社既定目标编制的经营、资本、财务等年度总体收支计划,从某种意义上讲,预算也是对农村信用社经济业务规划的授权批准。农村信用社预算控制实际上是一种目标控制方法,它的控制作用有:(1)预算确定了信用社的整体目标,制定为达到这一目标所应有的各类经营计划和为配合经营计划而应有的财务收支计划。(2)在业务执行和收支执行过程中,严格执行预算计划,并在必要时酌情调整计划,以确保计划的可执行性。(3)及时和定期做出反映实际和预算的业绩报告,以公正考核工作成果,并及时纠正偏差,确保预定目标的实现。(4)通过预算划分权责,使信用社高层保持集中控制有效,又同时不减弱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 5、实物控制 内部控制各种方法都有保护资产安全的作用,这里所述的实物控制是指对实物资产的直接保护。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需要,农村信用社要持有大量的实物资产,主要包括现金、有价证券、重要空白凭证、业务用章、密押、合同契约和各种固定资产等等。农村信用社的实物资产控制主要内容包括:(1)限制直接接触,限制直接接触主要指严格限制无关人员对实物资产的直接接触,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才能够接触资产。限制直接接触的对象包括限制接触现金、其他易变现资产与存货。(2淀期盘点,建立资产定期盘点制度,并保证盘点时资产的安全性。通常可采用先盘点实物,再核对账册来防盘盈资产流失的可能性。对盘点中出现的差异应进行调查,对盘亏资产应分析原因、查明责任、完善相关制度。(3)记录保护,应对企业各种文件资料妥善保管,避免记录受损、被盗、被毁的可能。对某些重要资料应留有后备记录,以便在遭受意外损失或毁坏时重新恢复,这对计算机系统尤为重要。 总之,农村信用社如果没有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难以全面有效地控制风险。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作为防范经营风险的第一道屏障,直接关系到信用社的资产质量和经营管理状况。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对于防范金融风险,保证资产安全,提高经营效率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侯育彬,农信社法人治理缺陷结构及改革建议浙江金融,2005,11:17-18 [2]黄定国,构建农信社法人治理结构初探[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5,12:6—2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