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职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研究
范文

    赵斌强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应为提高中职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及语文应用能力服务。培养中职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首要在于激发兴趣,并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中职语文;学习兴趣;激发兴趣;保持兴趣;教学案例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与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1]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也把兴趣看作是活动的原动力。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便会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促进各种智力因素的发挥,积极主动地学习,稳定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从而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并顺利完成学习任务。[2]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一味地迎合学生,而是在教学中采取一种有目的的个性化教学方式,它要求教师紧扣教学目标,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分析选择教学内容,使学习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3]那么如何培养中职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要分两步走:第一,激发兴趣;第二,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

    一、如何激发兴趣

    (一)消除恐惧心理,找回学习信心

    众所周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一直采取以成绩为单一标准的评价方式,而中职生正是这种评价方式下的弱者,长此以往他们便成了学习上的自卑者,甚至破罐子破摔放弃了学习。一谈到学习他们往往会选择回避,并抱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因此,激发中职生学习兴趣的首要任务是消除他们对学习的心理障碍,在设置学习目标时尽量简易化,让他们能够轻松完成并在长期的坚持中循序渐进提升。

    (二)为学生讲述“多元智能理论”并使他们理解其理论

    给学生讲述多元智能理论,告诉学生以往的以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的评价方式是不科学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让他们对照八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找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由此确定好以后的发展方向。并且向学生强调语文课是综合了八种智能的一门综合学科,只要好好学,每个学生的优势都能得到发挥。

    (三)向学生灌输“社会需要各种类型人才”的思想

    从多元智能理论入手后,告诉学生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是符合“多元智能理论”的,社会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尤其是职业技术人才。所以考大学并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把自己培养成一个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同样能得到社会的认同,也能创造同等的社会价值。在此基础上可以设计一堂表达与交流的口语交际课,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梦想,谈谈自己所学的专业,畅想一下以后在社会上如何发挥自己的价值。

    (四)教学案例

    面对职一的学生,开学初的一、二节课宜设计两节口语交际课。第一堂课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介绍,通过向学生讲述马云的高考经历(马云三次高考中数学最低时只考了1分,但他没有轻视自己而是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最后也因英语的优异被大学录取的事)。由此引导学生不要纠结于过去自己的缺点,而要敢于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优点,做一个自信的人。通过我们的鼓励,学生在自我介绍时敢于说出自己的优点,逐渐变得自信起来。

    第二堂课我们让学生畅谈理想,这一次我们给学生讲述了中国快递之乡的故事。申通快递的总裁陈小英是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打工者,但却在打拼中不断磨练自己,在一步步地探索中从给别人送单据到渐渐发展出今天的申通。告诉学生只要有梦就要敢于去追,只要有梦就不要怕寻梦的艰险。并且鼓励他们当前的知识文化水平再加上专业技术的学习他们比陈小英更有优势,只要敢于追梦就一定会成功。学生在我们的激励下都能大胆地畅谈自己的理想。

    通过这两堂课,我们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下课愿意和我们谈他们的想法,愿意向我们倾诉他们生活中的烦恼。这为我们培养中职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打下了良好的开端,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是教师展开教学的基础,此后学生对我们的课产生了兴趣。

    (五)教学中注入情感,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当与学生建立了信任关系后,教师更应该充满热情并富有感情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在教师注入了情感的课堂中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并且中职学生长期以来处于被忽视、边缘化的状态,更需要得到教师的关注。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二步就是用注入情感的课堂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情,并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充实与快乐。

    此外,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将学生带入学习氛围中,更能启发学生的思考。例如,在讲述《我的空中楼阁》时,为了更贴近学生实际,我们让学生先畅谈自己的幸福观。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很快进入状态,积极地思考和发言。很多学生谈到幸福就是拥有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或者幸福就是可以和自己的三五个好友一起学习、工作,或者谈到幸福就是家人的健康、快乐等等。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整堂课都在快乐中学习,不仅情感得到了升华,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作为教师一定要明确学生不是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参与创造者,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的成果优于被动接受产生的效果。教师在课堂中作为一个引导者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引导、启发学生,并设计、组织好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让才是我们应该运用的教学方式。

    例如,在教学《项链》这篇小说时,为了让学生掌握本文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时。我们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活动一:让学生先分组找出文中相关的人物描写,然后合作分析其体现出的人物性格,从而概括人物形象并完成活动表格。活动二:抽取两名小组代表进行成果展示,第一名小组代表闡述的是活动的成果即表格的内容,第二名小组代表则阐述他们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中,整堂课学生始终处于活动之中,既不会走神也不会昏昏欲睡,反而是在活动中形成了对知识的整理与内化。

    二、如何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

    (一)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一定的认识。从心理层面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后,还要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下面是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整理出来的若干方法:

    1.记忆大比拼

    这种方法一般用在学习了一个单元或一个阶段后,将本阶段的知识进行整理做成抢答题,上课的时候让学生分组抢答,优胜组给出一些物质上的奖励。或者是组织词语接龙比赛,学生分为四组到黑板上进行词语接龙,优胜组有物质奖励。这样的课型和方法既让学生对知识进行了整理,也让全班同学都能参与进来,每个同学的能力都能得到锻炼,同时物质奖励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对语文学习更加乐于参与。

    2.课本剧竞赛

    编、演课本剧是带领学生体验戏剧表演的好方法,时下追剧已成为学生的一种风尚,那么何不让他们自己体验这个过程呢?通过课本剧的编、演,学生不仅对文学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锻炼了他们的口语交际及文学创作的能力。学生在编、演的过程中既能感悟创作的不易,也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在教学小说和戏剧单元时,我让学生们选择感兴趣的篇目来进行编、演。我们起初也担心学生能否完成任务,出乎意料的是,学生不但认真编排剧目、精心准备了道具,还在编演中融入了时下电视剧的很多流行元素,让人耳目一新。所以学生的潜能是一座有待开发的金矿,只要给他们机会,金子就会发出自己的独特光芒。

    (二)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学习方法

    不管学习的动机和结果如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困难,这些困难往往会成为他们前进的障碍,会消磨掉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欲望、学习方法与学习结果是三个互为因果的环节,而这三个环节中最关键的就是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得当与否,对其他两个环节都起到关键的作用。我们一般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

    1.设置简易目标,循序渐进提升

    学生学习的过程遵循由易到难的基本规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把大目标变成小目标,让学生一个个地完成,在心理上降低学习的难度,同时,帮助学生学会用分解困难的方式去应对学习,学生通过逐个完成目标的方式,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不但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大目标的学习,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2.激励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学生最常见的不良学习习惯表现在被动学习上,这一点通过简易目标逐个完成任务的方式,可以逐渐消除学生的恐惧及懒惰心理,慢慢地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另外,对于学生的进步,教师进行适当、及时的奖励也可以帮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课堂中贯穿一些具体学法的指导

    学生的学法往往是通过他们自身的摸索和实践得来的,特别是一些知识性的东西,学生如若是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得的,那么他便牢牢掌握了这个知识。因此,在课堂中对于学生学法的指导,我们往往是通过活动课的方式来实现的。例如,我们在教学《师说》这篇文言文时,是这样做的:

    活动一:让学生先分组找出文中的论据并据此列成论证提纲,制作成表格。

    活动二:抽取两名小组代表成员进行成果展示,第一名小组成员阐述的是活动成果即表格的内容,第二名小组成员则阐述他们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但对知识进行了整理与内化,强化了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并有效地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学法,实际上活动二中第二小组的成员的阐述就是他们的学法。

    三、小结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要在于帮助学生消除恐惧心理,找回学习信心;进而通过在教学中注入情感,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此过程中要始终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后,要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要帮助学生构建起系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轻松愉悦的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上是笔者阐述的中职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这些策略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潘美明.开启学生的兴趣之门[J].职业教育研究,20050918.

    [2]潘美明.开启学生的兴趣之门[J].职业教育研究,20050918.

    [3]陈燕.职高语文兴趣教學研究[D].道客巴巴在线文当分享平台,2014.

    [4]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新华出版社,19991001:11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