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冠疫情对跨境出口的冲击及跨境卖家的应对策略 |
范文 | ?? 摘 要:由于我国跨境出口占主导地位、目的地主要在欧美、中小卖家是跨境出口的主流,此次海外疫情爆发对我国跨境电商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文章提出了提升客服能力、开发新品品类、创新营销方式、加强本地化营运、谋划自营平台等应对策略,以期为疫情困扰中的跨境卖家提供参考。 关键词:跨境出口;新冠疫情;冲击;卖家;策略 在国内疫情逐步好转、复工复产有序进行的当口,海外疫情发展形势严峻:2020年3月10日起意大利开始全国“封城”、2020年3月13日美国宣布进入全国紧急状态、2020年3月16日起西班牙全国范围内实施“封城”、2020年3月17日起整个欧盟和申根区关闭边境……截至北京时间2020年3月21日21时海外累计确诊201,742例。对于跨境电商企业来说,近50天的国内疫情让其“元气大伤”,而“2020年3月16日起亚马逊欧洲仓库关闭15公斤以上商品的处理、2020年3月17日起亚马逊停止非医疗和生活必需用品入库”的这些临时、紧急措施更是“当头一棒”。 一、我国跨境出口的特点 由于突破了传统地理范围的限制、涉及中间环节少,跨境电子商务缩短了信息流动时间、使生产和消费更为贴近、带给了消费者实惠的价格和企业较高的利润率;这一新兴贸易方式,一旦出现就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据统计,2009年以来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保持近30%的复合增长率,远高于外贸增速、占进出口交易总规模的比例不断提高(见表1)。 1.跨境出口占主导地位 跨境电子商务成为我国外贸新引擎,其中跨境出口贡献了87%的份额。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与1688跨境专供联合发布的《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趋势与机遇白皮书》显示,近五年来中国跨境电商出口占外贸出口比重从2.2%上升至7.7%。跨境出口已经成为中国制造链接全球消费者的第一路径。 2.跨境出口目的地主要在欧美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跨境电商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出口跨境电商主要国家和地区分布为:美国17.5%、法国13.2%、俄罗斯11.3%、英国8.4%、巴西5.6%、加拿大4.5%、德国3.7%、日本3.4%、韩国2.5%、印度2.4%、其他27.5%。从主要国家及地区分布来看,美国、法国等欧美国家是我国跨境出口主要目的地。 3.中小卖家是跨境出口电商主流 易观调研数据显示,2018年销售额在250万美元以下的卖家占比超过85%,销售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大卖家仅占2.5%;年销售10万单以下的卖家占比70%以上。从销售金额和销售量的角度看,中小型卖家占市场主流。由于资金和技术的限制,中小型卖家跨境出口主要依靠跨境电商平台,以亚马逊为例,2018年亚马逊新增卖家中,超过40%来自中国。 二、新冠疫情对跨境出口的冲击 1.对国内卖家供货能力的冲击 雨果网2020年1月31日的一项调研显示,约有76%以上的卖家面临着存货不足的问题,其中49%的卖家只有10天-20天的存货,而51%的卖家已经完全断货②,其中,中小卖家尤为严重。 ? 从规模看,中小卖家补货难度更大,受影响程度更为严重;从品类看,多个日用百貨产地位于疫情严重地区,这些品类受影响更大。不过,随着国内疫情好转,有序复工复产,跨境电商商品断货问题将会逐步解决。 2.对跨境电商物流的冲击 在国内疫情期间,多个国家/地区调整了空运和海运的政策措施,包括航班停运、海运船舶隔离/建议等,对跨境电商物流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空运方面,北美航暂停到3、4月份,欧洲航大部分暂停到3月底,英国航暂停到4月中旬,亚洲、中东、非洲等地区部分航暂停到3月底,澳新航暂停到3月底;海运方面,美国、新加坡、巴西等国并未要求强制隔离,但要增加对人、船、车的各种检疫流程,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科威特等国政策相对严格,要求船舶隔离或暂停接收有风险的船舶,导致运输周期拉长。 随着海外疫情的蔓延与加剧,航班班次大规模取消,出口物流价格上涨,整个业务量也开始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据悉,截至天2020年3月15日,美线、欧线、中东线以及日本线空运价格相比春节前的涨幅分别为2倍、1-2倍、1倍和3倍左右,泰国空运原本5元-10元、现在已经飙升到40元-65元左右。另外,仓位不足,跨境卖家即使手上有货,如何顺利送到用户手里仍是难题。 3.对跨境消费端的冲击 飞书深诺通过对后台数据库的分析发现,重点国家/地区的购买转化(CVR)数据在春节后受到疫情影响普遍有5%-20%的跌幅,而去年同期则出现5%-10%的上涨(见表2)③。 ? 疫情期间,CVR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三:一是疫情持续至今,国内防疫措施依然严格的同时,海外各国也陆续提升了防疫等级,受此影响,跨境电商卖家必须面对商品缺货和物流迟滞等问题,很容易使顾客体验下降;二是疫情爆发后,相关信息激增,其中难免夹杂着一些失实的声音,消费者自身对新冠病毒与疫情的认知难免存在一些偏差,认为来自中国的包裹可能传播病毒,这些都使顾客的担忧增加,导致购买转化率下降;三是海外疫情加剧,居家隔离期间一些非生活必需品消费欲望会断崖式下跌,由之前“无货可卖”的尴尬,变成复工复产后“无人想买”的难题。 三、新冠疫情下跨境卖家的应对策略 1.提升客服能力,增加客户黏度 因疫情带来的商品缺货和物流迟滞等问题,跨境电商卖家要及时优化网站、充分跟国外客户沟通和解释;对于顾客的担忧,卖家在面对客户询问时,可以直接援引WHO的官方说明、跨境平台的相关公告,消除消费者的疑虑,降低退货/拒收的可能性,同时给客户拍摄视频和照片,提供我们产品的消毒和清洁等证据;另外,随着国内疫情的好转,有条件的卖家还可以在利润允许的范围内通过赠送口罩、消毒液或者日用品等防疫物资的形式,增进与客户的感情,增加客户黏度。 2.开发新品品类,满足消费需求 由于线下消费受限,居家隔离期间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依赖程度会提高,并会强化网购习惯,给跨境卖家带来销售机会。除口罩、护目镜、防护服、额温枪、体温计、消毒液等防疫物资火爆外,受疫情影响,家居洗涤清洁、室内娱乐类、玩具类、食品饮料类、医药类、园艺类、宠物防护类等产品的市场需求增幅明显;一些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传统跨境电商热门品类(服装服饰、美妆、数码等)卖家,可以加速开发新品类,缓减疫情带来的损失。 3.布局社交平台,创新营销方式 受疫情影响,实体经济受到重创,转而成就了线上。国内疫情期间线上社交软件活跃度暴增,随着“远程复工”的开启在线服务应用迎来了用户数的空前爆发,跨境卖家经营的站点若是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国家,可提早布局这一领域,充分利用直播和短视频(如国际版抖音TikTok等),创新营销方式,抢占流量红利。 4.投资海外仓,加强本地化营运 直发业务因为掌控性更强、不会库存滞压和造成成本消耗,颇受中小跨境卖家青睐。但在本次疫情中,直发卖家受冲击最大;而海外仓卖家,发货情况所受影响较小,只要国外买家下单,就能快速地进行本地发货,将包裹快速送到消费者手中。通过海外仓模式,可以大大提高发货时效,实现本地化运营,提升服务质量和买家满意度,更有利于打造品牌和口碑。 5.着眼全球布局,谋划自营平台 对于“平台店铺+独立站”模式的卖家,特殊时期可以调整运营重心,一方面确保平台店铺海外仓的备货,保证物流时效,降低客户退货退款的风险;另一方面,开发南美、亚洲、非洲等新兴市场。对于单做平台店铺,备货不足无货可卖、受疫情影响店铺排名一落千丈的卖家,反而可以考虑测试独立站,趁业务淡季建設新站点,谋划自营平台,探索新模式。 注释: ①数据来源:海关总署(http://www.customs.gov.cn)、中国产业信息网(http://www.chyxx.com)、央视新闻网(http://news.cctv.com)。 ②数据来源:雨果网(https://www.cifnews.com)。 ③数据来源:雨果网(https://www.cifnews.com)。 参考文献: [1]王永强.疫情之下,跨境电商的变革之路[J].进出口经理人,2020(3):63. [2]王拥军.新冠疫情下的快运企业,如何破局?[N].现代物流报,2020-3-11. [3]葛寿净.新冠疫情下的行业机遇[J].现代商业银行,2020(3):14-19. [4]浅谈新冠肺炎疫情之下,跨境电商如何异军突起!https://www.sohu.com/a/376320068_120235885. [5]疫情之下,跨境电商的行业发展该何去何从?http://m.cifnews.com/article/62314. 作者简介:林发芝(1982.09- ),女,安徽望江人,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跨境电商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