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我国金融机构供给侧改革 |
范文 | 宋力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其次从企业和居民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金融供给与需求的现状,最后为经济新常态下金融机构的良好发展和供给侧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转变理念;二是准确把握市场经济新形势,不断创新供给侧改革途径;三是加强对普惠金融的发展力度;四是进一步深化金融機构监管体系改革;五是加强金融机构风险防范,旨为推动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尽微薄之力。 关键词:金融机构 供给侧改革 必要性建议 一、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增长不力、曲折复苏,主要经济体走势和宏观政策取向分化,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全球贸易持续低迷,加大了新兴经济体的风险和困难。在此背景下,我国顺应全球化经济形势,深刻调整经济发展布局,取得了良好成效。然而一些诸如发展方式粗放,不协调、不平衡、不能持续问题仍然突出,导致有效需求乏力与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结构性矛盾加大,创新不足,经济下行压力加剧,财政收支矛盾凸显,金融行业风险隐患增加,部分企业产品供过于求,效益不佳,债务增多。基于此,通过扩张总需求的方法是根本无法解决问题的,所以推行供给侧改革十分必要。这不论从短期看还是长远看,对我国经济恢复快速增长和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金融作为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其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度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重视金融改革发展,防范金融风险,确保金融业快速健康发展。同时在金融改革发展中,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服务实效性增强,金融监管得到了不断加强和改进。但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国内金融业的体系结构不合理、市场体系不完善、监管体系存在缺陷、经营服务理念不强、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存在,导致金融机构无法适应当下高质量的经济发展要求。因此,金融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加强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 二、现阶段我国金融供给与需求现状分析 (一)现阶段企业金融供给与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的企业金融供给与需求状况已经发生了转变。据统计,我国当前社会融资中贷款已成为主要形式。而在贷款供给方面,传统的大中型企业仍是金融机构的主要服务对象。但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速,各大中型企业的利润增长速度也趋缓甚至开始降低,这就导致大中型企业对金融贷款的需求量下降,而对于上市融资、债券、转让等融资方式的需求开始上升,这就要求我国的金融机构根据大中型企业的需求变化做出相应调整。此外,小微企业正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且我国的小微企业大多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对资金的需求十分旺盛,但由于小微企业在资信状况、抵押担保能力以及抗风险能力上较差,这就使得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资金倾斜力度较小,尤其在当前经济增长放缓的形势下,金融机构为了保证稳定发展,仍然以大中型企业作为主要资金投放对象,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度。因此,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金融机构应该真正的以企业的供需情况作为下一步改革的方向。 (二)现阶段居民金融供给与需求 我国经济长期以来的高速增长,使得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财富增长速度也不断加快,据统计,从2016年开始,我国居民的财富总值达到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国民的财富的迅速增长,使得居民对金融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但就目前金融机构的工作重点来看,仍然是以大中型企业为主,并没有去充分迎合个人的金融需求。因此,金融机构要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应加大个人理财产品的供给量,推出更加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如保险、基金、信托等。而随着居民金融需求的个性化、多元化以及差异化的不断加深,金融机构应充分挖掘不同收入群体的需求,开发出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产品。此外,现阶段国民的消费意识也发生了重要转变,绿色消费、信息消费、服务消费以及超前消费等理念,也应该成为金融机构供给侧改革过程中的工作重点。 三、我国金融机构供给侧改革的建议 金融机构供给侧改革是国家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国家整体经济改革的成效。因此,金融机构探寻有效的供给侧改革途径至关重要。 (一)转变理念 金融机构要深化供给侧改革,就必须有效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加强金融服务功能,准确定位金融服务重点,以服务实体经济和服务人民生活为根本。重点做好金融体系结构性调整,不断优化金融机构体系、融资结构、市场体系、产品体系,从而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良好金融服务。端正金融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研发不同种类的金融产品,提升服务水平。完善基础性金融制度,牢牢把握市场进出两道关口,提升全程监管力度。此外,还要根据当下经济新形势,构建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体系。增强创新能力,推动金融服务更上一层楼。 (二)准确把握市场经济形势,不断创新供给侧改革途径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的主要金融机构,掌握大量资金,在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下,商业银行系统应该充分发挥好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改善信贷资源配置。针对供给侧改革中“去产能”、“去库存的要求,商业银行应该逐渐减少对产能过剩行业及企业的贷款,转而帮助这些企业进行转型与重组,使金融资源实现有效转移,同时推动企业的新一轮发展与金融服务的优化升级。在信贷领域,银行系统应该按照企业与居民当前对金融的实际供需情况,调整好信贷投放规划,在基本维持大中型企业的信贷需求量的基础上,将更多资源向需求旺盛的小微企业倾斜,同时应注重对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企业以及节能环保企业的扶持力度。此外,在金融产品上,银行系统应加大对信贷产品的创新力度,针对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的金融信贷产品,努力探索信贷的新路径,为更多小微企业寻找新的抵押、担保贷款模式。 在居民金融方面,银行系统应该以居民金融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出更多优秀的理财产品,尤其对于居民贷款上要给予更多的重视,对于居民房贷、车贷等应该降低居民信贷抵押、担保的门槛,简化业务流程,为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发挥应有的服务职能。另外针对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理财产品应与时俱进,在满足居民金融需求的同时,拉动社会整体消费。 (三)加强对普惠金融的发展力度 普惠金融的目标就是为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机会均等、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尤其是针对当前国家重视的小微企业、三农领域、创业创新、低收入及弱势群体保障等方面,金融机构应增强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投入力度,如大力发展消费信贷、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彻底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推动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信用担保: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丰富金融服务模式,推动金融服务方式的多样化、便捷化;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其他小型金融公司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业务拓展力度等。 (四)进一步深化金融机构监管体制改堇 我国的金融供给侧改革给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众多机遇,尤其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型金融模式极大拓展了金融机构的业务模式,如p2p网贷平台、网上理财、网上保险等互联网金融方兴未艾,且发展劲头十分迅猛,金融混业经营已见雏形,各种金融机构相互渗透,这就给当前的金融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金融市场格局的不断变化,也为我国的金融机构监管体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五)加强金融机构风险防范 金融风险的存在会阻碍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因此,金融机构要深化供给侧改革,就必须加强风险防范化解。那么,如何才能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笔者认为首先要通过积极发展来应对金融风险:其次要加强对金融风险的预防工作,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三是坚持底线思维,防范金融风险。金融机构要切实做到稳健合规经营,将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在思想上严格坚守底线思维,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作为,维护金融稳定。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