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科学发展观与国民经济核算的更新方式分析 |
范文 | 孟晶晶 摘要:科学发展观及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三个层次阐述科学发展观下国民经济核算的更新方式。首先,阐释两者的由来、本质内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其次,探讨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存在的缺陷与问题;最后,说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亟需更新发展,重新设计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核算体系,主要是在完善绿色经济核算内容基础之上,强调新型经济指标的核算,如社会资本、隐形经济因素、国民卫生等。 关键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科学发展观 高质量发展 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要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是对经济运行中产生效益的生产要素、文化要素或其他要素等进行统计、测定与核算的经济信息体系,科学、全面、系统是其核算要求和标准。国民经济核算衡量了国内外经济账,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抽丝剥茧,沉淀出最本质的经济数据,是我们观察国民经济运行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尺,也能给予决策者以经济信息以便做出合理的经济决策,是一个国家进行经济调控的根据,堪称国民经济信息系统的“大脑”。 2003年,中国政府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2007年,在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发展本国经济时要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并把其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是在审视当时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和国际经济发展的质量之后,对经济发展思想革新、对发展方式进行整顿的一个前瞻性思考,是里程碑式的理论成果,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创新式的指导意义。随着它的提出,我国也在不断进行经济实践,并不断在其理论基础之上完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如近年提出的供给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都为经济的科学发展提供全新动能。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纵观人类发展,可以说发展观是以上层建筑的视角指导经济发展,也就是说发展观关乎国民经济的运行轨迹。国家发展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由于发展观与经济发展体系的关系,因此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必然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总之,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经济发展评价体系,以反映我国经济运行的真实情况。 二、现行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存在缺陷 因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国的经济之眼,也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准,所以它在构建中数据和指标必须全面、准确,才能保证核算的结果是精准的,可以依据来做决策的。但从目前来看,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虽然整体构建起来了,但是存在多方面的细节漏洞,难以作为科学的评价系统为经济决策供给数据依据和决策支持。 由于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做出要求,它不仅包括物质经济,还包括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生态发展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还未完全将生态经济纳入评价范围中,它仅仅将市场交易部分作为评价对象,以经济产出和促进经济增长为评判标准,这种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偏颇,在当代经济全面发展的情况下,比较片面。 它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GDP作为最核心的经济增长和发展繁荣的标准第一。GDP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衡量标准,在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念中,GDP的提升就意味着国家经济增长,代表着一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民收入的提升。但其实我们只看到GDP增长带来的经济性收益,却忽视了经济增长背后的代价。这种缺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将经济发展活动与破坏发展或者是限制发展的活动混为一谈,缺乏区分。评价经济增长需要严格的区分成本与效益,但GDP却把全部经济交易都认为是促进了经济发展,将产出加入总量,这是不科学的。举例来说,犯罪、生病等都可以提高GDP,这是由于治病、犯罪后重建住所、赔偿被害人损失等都需要资金的流动。这也会被算作GDP,但却降低民众的生活质量。第二,很多GDP的增长是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的,也就是说,在自然环境被破坏或者自然资源被消耗后才产生了GDP。野生动物被屠杀被卖掉后,才能产生交易:树木被当成木材肆意砍伐后,才能产生价值,这就是GDP的提升。但是环境恢复和动物物种的灭亡,这种经济损失却没有被核算在内。第三,如果一件活动或事情没有市场标价,那在现有的经济核算体系中,也没有产生GDP。如志愿活动、公益劳动等等。第四,没有明确收入分配结构与社会状况的关系,缺乏对收入分配支配的衡量。因此,如果GDP只关注经济增长而不考虑社会环境的整体发展,就不能称之为科学可持续的发展指标。 三、设计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一)创新经济核算体系三原则 首先,动态可比。发展本身是一个动态意象,因此在构建科学的经济核算体系时,要在横向和纵向上找出可对比的对象。在縱向上,设置时间上的可比性;在横向上,设置国家的可比性。也就是说核算体系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双重评价标准和原则。同时,要吸收国内外衡量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标准体系,一是与现代化体系接轨,二是与国际接轨,保证经济核算体系在动态发展中,更加科学。 其次,全面协调。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也就是说,要全面推进社会整体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并且要促进各个环节协调一致,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因此,科学发展核体系的前提是把所有能反映经济发展的内容和指标都纳入核算范围,做到全面;在衡量评价中,要做到各个方面相协调一致, 第三,有机整体。科学的经济核算体系应当是以一个系统的形式而存在着的,因为所有的衡量指标都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是一个共同体,也是一个有机整体。这种经济核算体系更加有层次、丰富、全面。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创新发展 1.完善绿色经济核算内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绿色经济核算内容,需要考虑资源消费和自然环境的价值,对环境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生态资源等进行综合核算,并形成能反映出全社会的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和环境发展的核算系统,以综合评价。绿色经济核算体系扩充了原有的核算范围,主要是将GDP演化为绿色GDP,增加了GDP的生态意义,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对环境的损耗及对人文社会的损耗全部扣除,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 2.增加社会资本核算,保证资本的流动和投资的有效性。传统社会中,我们所讲的资本大抵为自然、物质、人力资本的总和。这些资本统一构成国家财富,也成为社会发展的根基。随着时代发展,可以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将资本核算认为是我们的人均资本比之前社会或者一代人的人均资本要高。分开来看,自然其实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对待自然资本应以一种敬畏的态度,在核算中也要考虑资源更替和消亡带来的影响;物质资本会随着使用而磨损折旧,而发展的需求会促使我们去寻找替代品:人是首要的生产要素,个人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进化的过程,可以通过教育,提升人的学识和工作效率,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这三类资本在发展中其实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要将他们粘合起来组成社会资本,共同在经济发展中起作用。而且,从思想高度上看,社会资本是一个国家战略计划的价值体现,具有极高的人文内涵,高素质的社会资本也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是否健康的标准。 3.钻研隐性经济核算系统,加强对社会秩序的控制。“隐性经济”主要指与正当经济行为相背离的经营行为,甚至已经违法法律法纪的行为。它还可被称作为“地下经济”。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第一,企業或个人在进行生产活动中合法经营,采用合理手段营收,但存在偷税漏税的行为或者工商、质检等部门不认可的经济行为,举个例子,如受贿得到的灰色收入、没有办理或办理不下营业执照进行的经营行为、偷税等:第二种行为已经涉及到法律层面,经济行为已经严重违反法律,例如走私贩毒、买卖人口、进行黑社会活动等。 其实,隐性经济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存在于各个角落,只是严重程度不同。但是随着现代化科技的,隐性活动的形式开始诉诸于高科技手段,扰乱经济发展秩序,损害经济发展成果,严重时导致社会的动荡不安,对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巨大的负面影响。据权威统计,发达国家中隐性经济规模约占已公开GDP的15%,而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相对较高,占据GDP的1/3。聚焦到我国,据著名经济学者分析测算,我国隐形经济占我国GDP的15%至20%。因此,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有必要衡量隐形经济发展的指标,这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健康程度。 4.增加国民卫生指标核算,考量国家健康战略。目前,国际上已经将国民卫生指标纳入一国的经济核算体系之中,为了与国际前沿评价体系接轨,要对我国的经济核算体系进行国民卫生核算方面的创新。国民卫生指标研究分析国家的医疗卫生资金流向,以便更好地评价医疗卫生体制的完善与否和国民的健康程度。将其纳入核算体系,能在国家进行医疗卫生改革时,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持,也能敦促医疗卫生部门提升运作效率。 结语:国家的经济核算是经济宏观管理、国家经济决策和评估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工具,政府部门和经济学家称其为“世纪性的杰作”。因此,要建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核算体系,规避和完善核算方式中的弊端和落后于时代的统计内容,才能更好的洞察复杂的经济关系,与国际先进的核算方式接轨。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