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土地流转对农民福利影响研究 |
范文 | 黄兹睿 王逸飞 杨景文 摘要:本文以江苏省沛县土地流转状况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获取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收集沛县2009-2017年宏观经济指标数据,从收入及消费水平、生活水平、居住条件、地区社会经济环境四个维度选取六项指标建立土地流转对当地农户福利影响程度的模糊评价函数。结果显示土地流转从四个维度促进了农户福利不同程度的增加。 关键词:农民福利 土地流转 乡村振兴战略 模糊评价 一、评价体系构建 由于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农户为单位进行决策,所以本文以农户为研究对象。为了综合多种因素来评价福利水平,本文借鉴模糊数学的相关研究进展,运用模糊评价法(Fuzzy ComprehensiveEvaluation,FCE)计算农民福利的模糊评价指数。 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提出用可行能力来衡量福利水平,这里的“可行能力”被定义为一个人有可能实现的、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组合。本文以该理论为基础,得到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为收入消费水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生活水平(恩格尔系数)、居住条件(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地区社会经济环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沛县土地流转对农民福利影响的评价体系。本文所使用数据均收集于《2009-2017年沛县年鉴》。 (二)最值的选取 (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于沛县位于江苏省徐州市,计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隶属度時,分别以该年江苏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最大值,以0为最小值。 (2)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以该年江苏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最大值,以O为最小值。 (3)恩格尔系数。根据目前联合国对生活水平的划分标准,恩格尔系数大于59%为贫穷,50%-59%为温饱,40%-49%为小康,20%-40%为富裕,20%以下为极度富裕。本文选取59%为最大值,20%为最小值。 (4)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本文将每年的江苏省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定为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的最大值。根据2018年徐州经济适用房申请条件,最小值取20平方米。 (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以该年江苏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最大值,以O为最小值。 (6)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选取江苏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最大值,以0为最小值。 (三)权重的设置 在衡量农户福利水平的过程中,各个指标对其产生的作用不同,因而要设置每个指标的权重。参考高进云等人(2007)的方法,将初级指标Xij的权重设置为:功能性活动的隶属度的加总,其中,k表示在第i个功能子集中包含k个初级指标。最后得出总模糊评价指数。 (四)模糊评价结果 为适应“三棚”的需要,沛县从2009年开始全面展开土地流转工作,因而本文选取2009-2017年的数据,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江苏年鉴、徐州年鉴、沛县年鉴。把数据代入公式,得出隶属度和总模糊评价指数。 三、结论 结果显示,2009年沛县农民福利为0.528,而2017年沛县农民福利为0.568,随着土地流转工作的全面展开,农民福利水平上升,达到良好水准,帮助农民增收,增加土地生产要素的活力和流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