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国内能源相对价格对碳排放的价格杠杆作用 |
范文 | 何凌云等
摘要 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能源价格对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可以通过经济总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等变量最终对能耗乃至碳排放产生影响,同时还会对物价水平产生作用。因此,在利用价格杠杆引导节能减排时要充分考虑到成本和收益的关系,尤其是物价体系的承受能力。有鉴于此,在充分考虑能源价格变动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的条件下,以1978-2013年相关数据为样本,计算了样本区间内我国的碳排放总量;并通过构建单变量、整组变量和联立方程组模型发现:考虑能源价格的调节作用时,经济总量对碳排放的拉动效应从0.687降低至0.529;能源价格通过产业结构产生了0.611的碳抑制效应,但难以通过对能源效率的引导对碳排放产生抑制。进一步通过整组变量研究发现,考虑经济总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的共同作用时,整组变量对碳排放的拉动明显降低,能源价格杠杆对碳减排的作用有显著提高。考虑到价格调节和系统变量交互影响时,产业结构优化带来的碳抑制效应被加大,作用为0.453;此外,能源效率的提升带来了0.398碳抑制效应,同样优于仅考虑价格调节时的0.071。总体上看,能源价格杠杆放大了相关路径的减排效果,但系统中的碳抑制效应还不足以抵补碳拉动效应的事实也表明,能源价格杠杆的作用还尚未充分发挥。基于此,要在充分考虑经济承受能力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能源价格市场化,同时还要兼顾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的作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价格手段与各种路径的协调,价格政策与货币、财政等其他调控手段的协调配合;同时还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应,充分考虑价格杠杆发挥减排作用时的外部成本。 关键词 能源相对价格;价格杠杆;碳排放;通货膨胀 中图分类号 F0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5)11-0001-11 根据全球碳计划(GCP)公布的“2013年全球碳排放量数据”,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占全球总排放量的29%。因此,无论是从大国责任还是自身可持续发展目标出发,节能减排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对此,我国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2008年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指出,能源价格调整成为节能减排契机;《2012年全国能源工作报告》、《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都强调了充分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以及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是进一步推动我国控制碳排放总量的重要措施。可以说,随着能源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能源价格已成为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杠杆。进一步看,《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强调,调整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和强化管理是中国节能减排的三大路径。而在“减排工具—减排路径—碳排放”过程当中,价格是重要的减排工具,同时也是结构、技术等减排路径充分发挥“碳抑制”作用的驱动力。这些本质上是对能源价格作为经济杠杆调控作用的认同。一般来说,价格杠杆调控是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促使市场价格发生变化,以此来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的过程。节能减排视角下,能源价格杠杆作用的发挥是价格作为重要的经济参数可以引导经济主体生产消费行为,从而对能耗乃至碳排放产生影响。前提是价格是可以充分反映供需关系的资源配置工具。而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一方面能源价格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另一方面作为重要的要素投入,能源价格变动会对一般物价水平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些使得能源价格杠杆作用的发挥更为复杂。有鉴于此,本文提出相对能源价格的概念,旨在考量实际能源价格变动对碳排放的影响,并试图从一般性调节和交互影响两个层面出发,客观定位能源价格杠杆对我国碳排放的实际调节能力,以期明确价格杠杆在节能减排系统中的作用,并为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以及我国节能减排路径的选择提出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 1 国内外研究回顾 从研究层面来看,国内外学者对影响碳排放的因素包括经济总量、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人口等进行了长期且卓有成效的研究,对节能减排政策工具,如碳税、能源税、碳排放权交易等也有广泛的涉及。近年来,随着能源价格改革的日益推进,能源价格与碳排放的关系受到了广泛关注。绝大多数研究都肯定了能源价格变动对碳排放的重要作用,部分研究则强调了这种作用的非线性特征以及区域差异或空间变异性[1-3]。而一些学者则从我国特殊的体制环境出发,研究指出:由于受到不完善的价格体系等因素的影响,能源价格对能源需求乃至碳排放的作用很小并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4-5]。进一步讲,碳排放本质上是一个能耗问题。作为一种经济杠杆,能源价格对碳排放的作用是通过影响一系列变量影响能源供需,进而作用于能源消耗而实现的。因此,这种价格杠杆作用的实质是能源价格对碳排放的调节性。基于此,有学者也开始关注于这种调节作用[6-7]。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直接测量调节作用的研究很少,但大多数研究均肯定了能源价格对于相关路径变量,比如经济总量[8-9]、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10-11]、能源效率等[12-15]的影响。由于这些路径变量均能对能耗乃至碳排放产生作用,因此也间接地肯定了价格对碳排放的调节作用。 总体来看,现有研究对能源价格杠杆与碳排放的关联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其中也涉及到了静态和动态、线性和非线性层面。然而,若从更系统的角度考虑,理论和实践中还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有:第一,“能源—经济—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一方面系统中相关的变量并不是独立发生作用,而是共同作用于碳排放;另一方面各变量之间也不是独立的,而是存在着复杂的交互影响。能源价格杠杆调控作用的发挥是在存在交互影响甚至多元反馈的系统中实现的。因此对于杠杆作用的度量要考虑到这种交互影响关系;第二,价格杠杆对于经济运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能源价格在发挥节能减排调节作用的同时也会对经济带来其他负面的影响。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即能源价格上升有导致通货膨胀的可能,这在许多国内外研究中已得到证实。因此,利用价格杠杆引导节能减排时要充分考虑到成本与收益的关系,尤其是一国物价体系的承受能力。本文正是基于以上的考虑,试图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实证层面的探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