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米卢郎借指文才出众之人。唐韩偓《重和》诗: “文章天子文章别,八米卢郎未可看。” ●《北史·卢思道传》: “文宣帝崩,当朝文士各作挽歌十首,择其善而用之。魏收、阳休之、祖孝征等不过得一二首,唯思道独有八篇。故时人称为 ‘八米卢郎’ 。” 北齐文宣帝死后,当朝文士为他作挽歌,卢思道所作的十篇中被采用了八篇,有 “八米(据考八米为八采之误) 卢郎” 之称。
八米卢郎bāmǐ-lúláng八米: 关中语,意思是从谷中取米达八成。卢郎: 北齐文人卢思道。语出《北史·卢思道传》。 北齐文宣帝驾崩,朝廷下令当时的文人雅士各作挽歌十首,然后再从中选择好的挽歌。大多数人的挽联不能入选,一般的文人最多不过被选中一篇,连当时大名鼎鼎的祖孝征、阳休之、魏收也不过被录用了两篇。唯独卢思道十之中八,成为被录用挽歌最多的文人,所以他被时人称为“八米卢郎”,言其作品的选用率甚高。 后以“八米卢郎”来称赞人文美才高。
八米卢郎指隋时卢思道。《北史·卢思道传》:“文宣帝崩,当朝文士各作挽歌十首,择其善者而用之……唯思道独有八篇。故时人称为‘八米卢郎’。”也省称“八米”,比喻才高。《全唐诗》七六○王锴《赠禅月大师》:“神通力遍恒沙外,诗句名高八米前。”宋朱翌在《猗觉寮杂记》中认为: 八米卢郎系“八采卢郎”之误。参见 【八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