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兀❶ 高耸的样子。杨乘《南徐春日怀古》:“兴亡山~,今古水浑浑。” ❷ 静止的样子。韩愈《雉带箭》:“原头火烧静~,野雉畏鹰出复没。” ❸ 混沌无知的样子。寒山《诗》之二三四:“~过朝夕,都不别贤良。” ❹ 勤劳的样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以穷年。”
兀兀wù wù〈形〉 ❶静止。[唐]韩愈《雉带箭》:“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 ❷无知,呆痴。[唐]寒山《诗》:“兀兀过朝夕,都不别贤良。好恶总不识,犹如猪及羊。”[宋]洪迈《夷坚丙志·徐世英兄弟》:“忽得惑痴,兀兀如白痴。”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所谓兀兀如愚,如聋如哑,心如木石相似,目的是要人‘内无一物,外无所求。’” ❸昏昏沉沉。[唐]白居易《对酒》:“所以刘阮辈,终年醉兀兀。”[宋]苏轼《郑州别后马上寄子由》:“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❹孤独,愁闷。[唐]卢延让《冬除夜书情》:“兀兀坐无味,思量谁与邻。”[唐]杜牧《即事》:“春愁兀兀成幽梦,又被流莺唤醒来。” ❺矗立。[唐]杨乘《南徐春日怀古》:“兴亡山兀兀,今古水浑浑。”[明]朱权《荆钗记·参相》:“巍巍驾海紫金梁,兀兀擎天碧玉柱。” ❻光秃。[宋]沈辽《次韵酬李正甫对雪》:“半积轩砌发幽层,枯树兀兀愁饥鹰。” ❼勤勉不倦。[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