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王行仁义
偃王行仁义偃王,春秋时徐国国君。王逸《楚辞章句》注:“徐偃王修行仁义,诸侯朝之三十余国,而无武备。楚文王见诸侯朝徐者众,心中觉悟,恐为所并,因兴兵击之而灭徐也。”汉东方朔《七谏》:“偃王行其仁义兮,荆文寤而徐亡。”——徐偃王推行他的仁义啊,楚文王发觉后就灭亡了徐国。
偃王行仁义指徐偃王行仁义而不修武备,导致灭国之事。《韩非子·五蠹》:“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淮南子·汜论训》:“徐偃王被服慈惠,身行仁义,陆地之朝者三十二国,然而身死国亡,子孙无类。”《楚辞》十三汉东方朔《七谏·沉江》:“偃王行其仁义兮,荆文寤而徐亡。”汉王充《论衡·非韩》:“徐偃王修行仁义,陆地朝者三十二国。强楚闻之,举兵而灭之。此有德守,无力备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