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语旧时以音之反切而谐会的隐语。如“不律”以隐笔;“不葵”以隐椎。《北齐书·徐之才传》:“之才聪辩强识,有兼人之敏,尤好剧谈体语,公私言聚,多相嘲戏。”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声韵》:“周颙好为体语,因此切字皆有纽,纽有平上去入之异。”
体语❶即 “反语 ❷”。 ❷指 “双声语”。 此名源于梵文,在梵文里辅音声母称为 “体文”,所以古人称有关声母的反语、 双声语为体语。
体语tǐyǔ体态语。例如:“社会生活是纷繁复杂的,因此,微笑这一体语所蕴含的意义也不尽相同。”(《南方日报》1989.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