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伊尹负鼎
释义

伊尹负鼎

【出处】 《史记·殷本纪》:“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干)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
【释义】 殷代伊尹名阿衡,他想见汤而没有机会,就去做汤妻有莘氏的家臣,带着鼎俎等炊具,以烹调之道为喻向汤讲述治国之道。后以此典表示寻机得帝王任用,也指官居重位。
【例词】 负鼎 荷鼎自进 尹屈烹饪 干鼎 伊尹烹 伊尹佐治
【用例】
〔负鼎〕 唐·骆宾王《秋日送尹大赴京》:“挂瓢余隐舜,负鼎尔干汤。”
〔干鼎〕 清·顾炎武《帝京篇》:“侧席推干鼎,回车载钓璜。”
〔荷鼎自进〕 晋·陆机《遂志赋》:“傅栖岩而神交,伊荷鼎以自进。”
〔伊尹佐治〕 三国魏·曹植《殷汤赞》:“桑林之祷,炎灾克偿。伊尹佐治,可谓贤相。”


伊尹负鼎

指伊尹背鼎为商汤烹调而卒为贤相之事。《战国策·赵策四》:“伊尹负鼎俎而干汤,姓名未著而受三公。” 《淮南子·汜论训》:“夫百里奚之饭牛,伊尹之负鼎,太公之鼓刀,宁戚之商歌,其美有存焉者矣。众人见其位之卑贱,事之洿辱,而不知其大略,以为不肖; 及其为天子三公而立为诸侯贤相,乃始信于异众也。”高诱注:“伊尹负鼎俎,调五味以干汤,卒为贤相。” 《文选》 五一汉东方朔 《非有先生论》:“故伊尹蒙耻辱,负鼎俎,和五味以干汤。”李善注引 《鲁连子》曰:“伊尹负鼎佩刀,以干汤,得意,故尊宰舍。”


伊尹负鼎

鼎:古代炊器。伊尹背着鼎。用作贤臣劝说君主施行仁政的典故。商朝时,伊尹在有莘国种田。他想求得商王成汤的任用,可一直没机会。后来商王娶有莘氏之女为妻,伊尹为了接近商王,甘作陪嫁之人,他身背做饭菜用的鼎和砧板来到商朝,以烹调五味为比喻,说服商王起用了他,使商王以仁政大治天下。(见《史记·殷本纪》)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17: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