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历
阅历对客观世界的亲见,亲知和亲历。清·章学诚《答沈枫墀论学》:“学资博览,须兼阅历,……博览而不兼阅历,是发策决科之学也。”社会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没有深广的阅历,创作便难以成功。清·王夫之《姜斋诗话》:“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槛”。阅历和写作的关系,一是体察入微,方能描绘准确,表情达意才会生动活泼,说理才会透彻,不深入生活,不了解实际,就不可能写出符合实际的好文章。清·查慎行《十二种诗评》:“见得真,方道得出。”清·唐彪《读书作文谱》:“天下事未经历者,必不如曾经历者之能稍知其理也。经历一周者,必不如经历四、五周者之能详悉其理也。经历四、五周者,又不如终身练习其事者之熟知其理而能园通不滞也”。二是丰富的生活阅历,可能触发作者的写作灵感和激情,达到“长期积累,偶然得之”。清·袁宗定《占毕丛谈》:“文章之道,遭际兴会,摅发性灵,生于临文之顷者也,然须平日餐经馈史,霍然存怀,对景感物,旷然有会; 尝有欲吐之言,难遏之意,然后拈题笔,忽忽相遭,得之在饿顷,积之在平日。”三是阅历可以淘冶性情,开阔胸襟,直接影响到作品的风格。清·盛大士《谿山卧游录》:“诗画均有江山之助,若局促门里,踪迹不出百里外,天下名山大川之奇胜,未经寓目,胸襟何由而开拓?”
经历;阅历jīnɡlì yuèlì【同】 兼属动词和名词。作动词时,都可表示亲身经受;作名词时,表示亲身经历的事情。 【异】 “经历”作动词时,侧重于亲身遭受过或做过;施动者可以是人或事物;可带名词性或谓词性宾语。作名词时,侧重于过程,亲身做过或遭受过的事情;常和“简单”、“复杂”等词搭配。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例]他~了令他终生难忘的下乡劳动锻炼。|她一生的~十分坎坷。“阅历”作动词时,侧重于亲身见过、听过;施动者只能是人;不能带谓词性宾语。作名词时,侧重指通过亲身经历得来的知识或经验;常和“深”、“浅”等词搭配;用于书面语;可作“增长”、“丰富”、“扩大”等动词的宾语,“经历”则不能。[例]~过很多事情,他处世不惊。|他的~十分丰富。
阅历yuèlì❶ 〈动〉经历:阅历过很多事︱出国阅历一番。 ❷ 〈名〉由经历得来的知识和经验:阅历浅︱阅历丰富。 【同义】履历。 【辨析】“阅历”和“履历”:“阅历”强调由于经历而取得的经验方面,“履历”侧重在记录和记载个人经历的材料。
阅历yuèlì【释义】 ❶由经历得到的知识。 ❷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 【色彩】 ❶❷中性。 【近义】 ❶经历︱资历。 ❷经历︱亲历︱涉世︱阅世。 【扩词】 ❶阅历广︱阅历丰富︱阅历深︱增长阅历。 【造句】 ❶制台大人的~很深,颇有随机应变的本领。 ❍ 为了增长~,他漫游了十多个省,遍访名胜古迹,作了大量的记录。 ❷大榕树可是历史的见证人,你~过多少成败兴亡,多少悲欢离合!︱有的离休干部正在着手写回忆录,写写自己一生~的难忘的往事。
【阅历】1 经历。如:阅历过很多事。2 指由经历而得的社会经验。如:阅历丰富。
月历;月利;月例;阅历◉ 月历yuèlì 名 一月一页的历书。〈例〉办公桌上放着一本~,一个文具盒。〈近〉台历。 ◉ 月利yuèlì 名 月息,按月计算的利息。〈例〉钱存在银行里,多少有些~/ 现在银行~是按千分之几计算的。〈近〉月息。 ◉ 月例yuèlì 名 ❶月钱,按月付给家庭成员、学徒等的零用钱。〈例〉~银子/ 姨娘们的丫头~,原是各人一吊钱。〈近〉月钱。 ❷婉辞,指月经。 ◉ 阅历yuèlì ❶ 动 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经历。〈例〉~有限/ ~丰厚/ 假期到了,我打算出去~一番。 ❷ 名 由经历得来的知识。〈例〉~浅/ 丰富的~/ 他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是由于他的~很深/ 只有在商洛山中这一年多才认真地想了些道理,增长了在平日战场上没有过的~。 阅历
阅历经历,阅历:更历 阅历不广:不经事 阅历丰富:资深 阅历丰富而善于为人处事:人情练达 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经验:阅人成世 年纪轻,缺乏阅历和经验:少不更事 (积累的社会经验:阅历)
另见:见识 经验
经历2
经历2资 练 脚色 履历 履行 行状 行述 阅历 私历 经历和业绩:履业 人生的各种不同经历:升迁荣辱 人在社会中的各种经历:阅世 个人求学的经历:学历(中专~) 平生的经历:命途 做官的经历:由历 资宦 践历 践扬 扬历 军队生活经历:戎马生涯 生活的经历:命途 简单的履历:简历 略历 荣耀的经历:鹏迹 平淡无奇的经历:白卷 痛苦的经历:疮疤 经历、能力等平凡:简单 生活经历极为丰富:饱经沧桑 (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的事:经历)
阅历(同)经历 履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