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检字
部首检字汉字检字法的一种。根据汉字的形体归纳为若干部首,同部首的字归为一类。部首的先后依笔画的多少而定。如“又”部是二画,排在“口”部(三画)之前,“立”部是五画,排在“竹”部(六画)之前。同一部首的字也以笔画的多少为序。遇到要查的字,先看它的偏旁,再数偏旁以外的笔画就能查到。如“助”字在力部五画,“银”字在金部六画。许慎《说文解字》把汉字分别归纳为五百四十个部首,是我国最早按部首编排的字书。《康熙字典》分为二百一十四个部首,《辞源》也是二百一十四个部首。197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三卷本《辞海》采用简体字作字头,共有二百五十个部首。《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共同采用国家语委推荐使用的二百零一个部首。 部首检字的优点是,对于不认识的字,可以从字形查到字音和字义。缺点是有的字究竟应归入哪一部首,不易确定。如《康熙字典》中,“兔”在“儿”部,“勝”在“力”部,“酒”在“酉”部,对于不大熟悉部首体例的人来说是很难查到的。汉字简化以后,笔画变化很大,其中一些字的归类还没有一致的意见。如“电”未简化前作“電”,归“雨”部,简化以后,《新华字典》归乙部,新版《辞海》归日部,《现代汉语词典》归田部,查起来很不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