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以目形容敢怒而不敢言。《三国志·魏志·董卓传》: “法令苛酷,爱憎淫刑,更相被诬,冤死者千数。百姓嗷嗷,道路以目。” ●《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 ‘民不堪命矣! ’ 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谤: 指责别人的过错。卫巫: 卫国的巫者。巫,古代以降神事鬼为职业的人。周厉王: 西周国王,姬姓,名胡,任用荣夷公执政,实行专制。召(shao)公:即召穆公。西周厉王利用恐怖手段,妄图压制言论,百姓在路上相遇,只能相互看看,而不能交谈。
道路以目周厉王暴虐,国人路遇以目代言。谓百姓慑于暴政,路上虽然相见,却不敢交谈,敢怒而不敢言,仅能以目示意。《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临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自由
自由自在(清闲~) 自如 自繇 自由自在,没有约束:无拘无束 自由而不受约束:旁逸斜出 言行自由,无拘无束:阔步高谈 高谈阔步 行为豪放,不受约束:天马行空 云骥行空 龙马行天 行动不受约束:独往独来 独来独往 一无依傍 解除束缚,获得自由:解粘去缚 专制暴政统治严酷,百姓没有言论自由:道路以目 道途侧目 (不受约束:自由)
另见:自主 自得 悠闲 不受拘束 ︱不自由 道路以目
188.道路以目(p3075.3)释义作:形容国人摄于暴政,敢怒而不敢言。
道路以目在路上见了不敢说话,对对眼光赶紧走开。形容人民慑于暴政敢怒不敢言。西周末年,老百姓怨声载道,周厉王大为恼火,于是从卫国请来一位巫师监视人们的言行。只要发现谁说厉王的坏话,巫师便马上告知厉王将其处死。老百姓吓得敢怒不敢言,在路上见到熟人也只能相互看看然后赶紧走开。(见《国语·周语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