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不学俭,富不学奢
贫不学俭,富不学奢指贫困时不用学节俭,自会节俭;富贵时不用学奢侈,自会奢侈。 贫不学俭,富不学奢贫穷不学俭,而勤俭自有;富贵不学奢,而必奢侈。意指贫者和富者对待生活的态度多有很大差异。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肃二王传注》:“谚云:贫不学俭,卑不学恭,非人情分也,势使然也。” 《新唐书·马周传》:“里语云:贫不学俭,富不学奢,言自然也。”
贫不学俭,富不学奢贫者不学俭自会节俭,富者不学奢自会奢侈,谓环境对人影响极大。《旧唐书·马周传》:“贞观十一年,周又上疏曰:‘今天下百姓极少,诸王甚多。宠遇之恩,有过厚者。且帝子何患不富贵,身食大国,封户不少。好衣美食之外,更何所须。而每年加别优赐,曾无纪极。俚语云: 贫不学俭,富不学奢。言自然也。今大圣创业,岂唯处置见在子弟而已,当制长久之法,使万代遵行。’” 贫不学俭,富不学奢
贫不学俭,富不学奢指贫困时不用学节俭,自会节俭;富贵时不用学奢侈,自会奢侈。 贫不学俭,富不学奢穷人不学俭朴,生活自会俭朴;富人不学奢侈,生活自会奢侈。指不同的经济状况,限定不同的生活习性。 也作 ❶ 贫不学俭俭自来,富不学奢奢自至。 ❷ 富不学奢而奢,贫不学俭而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