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语首助词 |
释义 | 语首助词语首助词指位于语句之首的助词,即古人所谓“发语词”“发声词”。杨树达《高等国文法》认为,语首助词不作结构成分,也无实义,只起抒发感情、引发议论的作用。在古代汉语里,这类助词常见的有 “於” “爰” “越” “粤”“曰” “聿” “惟 (唯、维)” “云(员)”“允”“伊”“亦”“抑”“诺”“侯”“羌”“庆”“言”“宜”“义”“诞”“迪”“若”“载”“爽”“逝”“噬”“卒”“式”“薄”“无”“勿”“丕 (不)”“有”“夷”等。这些助词,有的常用在动词、形容词或名词之前,故有人称之为词头,如“爰”(《诗经·击鼓》“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曰” ( 《诗经·七月》 “曰为改岁,曰杀羔羊”),“聿” ( 《尚书·汤诰》 “聿求元圣”),“言” ( 《诗经·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载”(《诗经·载驰》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式” ( 《诗经·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薄” (《诗经·苤#》 “采采苤#,薄言采之”)等。也有一些语首助词的用字很特殊,如“无念尔祖,聿修厥德”(《诗经·文王》),“弗问弗士,勿罔君子” (《诗经·节南山》),“不显不承,无射于斯人”(《诗经·清届》)中的“无”“勿”“不”等无义,“无念”“勿罔”“不显”“不承”等于 “念”“罔”“显”“承”。 语首助词指用于语句之首的助词。 杨树达 《高等国文法》: “语首助词古人谓之发语词, 或谓之发声词。”这种助词无实义,不作结构成分,只起抒发感情、引发议论的作用。古代汉语中常见的有: “于、爰、越、粤、 曰、 聿、 唯、 云、 允、 伊、 亦、 抑、 洪、 侯、 羌、言、 宜、 诞、 迪、 若、 思、 载、 爽 逝、 率、 式、 薄、无、 勿、 丕、 有、 夷” 等。 其中有的常用于动词、 形容词或名词的前边, 所以有的语法书称它为词头。 如《诗经 ·草虫》 “言采其薇” 的 “言”, 《诗经 ·葛覃》“薄污我私, 薄浣我衣” 的 “薄”, 《诗经 ·载驰》 “载驰载驱” 的 “载” 等。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