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语言的起源 |
释义 | 语言的起源指一般人类自然语言的起源问题。 包括两个互有联系的方面: 一是语言的社会起源问题,即语言作为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是在什么时候、 什么条件下产生的; 一是语言的结构起源问题, 或称 “原始语言” 问题, 即人类语言最初是什么样的。 关于语言的社会起源问题, 自古至今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每一阶段各有自己的时代精神, 反映了当时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认识水平。从远古到17世纪盛行“神授说”,认为语言是上帝或神赐予人类的。 从17世纪到20世纪初期,多数人主张 “人创说”,认为语言是人自己创造的, 不是神授的。 从20世纪30年代起不少人认为语言是进化的产物, 是逐步形成的, 既不是神授的, 也不是人类自己一下子创造出来的。 语言的起源必须同时具备三方面的条件。 首先, 人类的思维能力要发展到一定水平, 至少是必须能够对客观世界的事物进行分类和概括, 并具有一定的记忆和想象、 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其次, 人类的喉头和口腔声道必须进化到能发出清晰的声音。 最后, 人类社会必须发展到彼此间有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 这时, 才有可能、 有必要产生语言。 现代科学家通过研究脑容量和思维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 判断思维的发展水平, 推测语言起源的相对年代; 通过模拟原始人的发音器官, 判断人类在什么时候才有可能发出清晰的声音; 通过推测人类群体发展到什么情况下才有必要产生语言。 多数科学家认为: 语言和人类的其他特征一样, 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产生的。 而语言起源所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的形成与人类劳动密不可分。 因此,恩格斯说: “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 美国生物学家兼语言学家西比奥克提出: 语言供思维的需要是初适应, 供交际的需要是再适应。 就象鸟的羽毛, 为保温是初适应,供飞翔是再适应。关于语言的结构起源,有人说最初是手势语, 但也有人主张是简单的有声语言,至于有声语言是怎样产生的, “感叹说”认为是从抒发感情的各种声音演变而成的;“摹声说”认为是人类摹仿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逐步演化成的; “劳动号子说”认为是从人类集体劳动时发出的劳动号子声演化而成的。20世纪30年代起,一些科学家提出人类在掌握有声语言之前, 经历了一个以动作、 面部表情、 手势、 声音等为交际手段的前语言阶段, 最后选择了有声语言。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