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著名三大邮票会
中国早期著名三大邮票会中华邮票会、新光邮票研究会、甲戌邮票会。中华邮票会,1925年7月于上海成立,1925年至1936年均由周今觉任会长。由陈复祥、张棣村、叶颂蕃、张承惠、李辉堂、袁醴波、朱世杰,梁芸斋,谢鄂常等著名人士分别为拍卖部,交换部、出版部,藏书部、会计部、审察部等部负责人。先后出版《邮乘》、《邮学月刊》、《邮典》、《邮讯》等集邮刊物。1940年后停止会务。新光邮票研究会,1925年冬于杭州成立。会长先为柴冠群,后为张包子俊、李弗如、陈念祖、张景盂,卢赋梅、阮景光分任各部负责职务。1936年增加钱币收集内容。1936年抗战爆发后会务停止。1938年张包子俊迁沪,再行恢复,由张包子俊任会长。出版《邮票新声》、《新光月刊》、《新光邮票钱币杂志》、《新光邮票杂志》、《新光邮票杂志副刊》、《新光年刊》、《新光会刊》、《中国邮戳纪略》等书刊。以历年人数统计,会员超过5000人。1948年停止会务。甲戌邮票会,1934年5月于河南郑州成立。以“提倡高尚娱乐,研究集邮学识”为宗旨。经选举王聘彦、赵善长任正副会长。吴济民、李弗如、周啸湘、阎东魁等人为各部负责人。1937年聘请周今觉、陆志伟、卢赋梅、张包子俊等人为顾问,聘请孙君毅为法律顾问。出版《甲戌邮刊》,并于1935年参加万国邮刊联盟会。1938年会址迁至西安,1945年迁往开封,1938年又移至柳州。1949年10月停止会务。上述三个集邮组织是中国早期著名三大邮票会,它们对宣传集邮,报导华邮珍品,增强华邮在国际上的地位有重大贡献。其中有些会员现仍健在,并活跃在中国邮坛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