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gou❶苟且,不认真。成语:“一丝不苟”。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一日之~安,数百年之大患也。”(苟安:苟且偷安。安:安逸。患:祸患。)《论语·子路》:“君子于其言无所~而已矣。”(于其言:对于他说的话。) ❷假如。《商君书·更法》:“~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循:遵守。礼:旧的规章制度。)《孟子·告子上》:“~得其养,无物不长。”
苟gǒu❶ 苟且,随便。如“一丝不苟”“不苟言笑”。《论语·子路》:“君子于其言,无所~而已矣。”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为炳炳烺烺。”(炳炳烺烺:指漂亮,形式上好看。) ❷ 姑且,暂且。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免而不怀仁,貌恭而心不服。”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一日之~安,数百年之大患也。” ❸ 或许,可能。《诗经·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无饥渴。”《楚辞·离骚》:“夫维圣哲以茂行兮,~得用此下士。” ❹ 连词。假如,如果。《陈涉世家》:“~富贵,无相忘。”方苞《狱中杂记》:“~入狱,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
苟ɡǒu❶随便;马虎 △ 不~言笑|一丝不~。 ❷姓。 说明: 8画;艹部;上下
苟❶随便:~同︱~简︱不~︱不~言笑︱因循~且︱一丝不~。 ❷暂且:~且︱~全︱~安︱~活︱~且偷安︱~延残喘。 ❸不正当:~合︱~且之事︱蝇营狗~。 ❹假如:~非其人。
苟gǒu❶ 随便:不苟言笑。 ❷ 暂且,姑且:苟安│苟且偷生│苟延残喘。 ❸ 如果:苟富贵,勿相忘│苟不教,性乃迁。 ❹ 姓。
苟gǒu1 随便;马虎。如:一丝不苟。2 姑且;暂且。如:苟安。3 如果;假如。《孟子·告子上》:“苟得其养,无物不长。”4 姓。
苟(5次) ❶如果。~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 ~余情其信芳 ~中情其好修兮《离》 ~余心之端直兮《章·涉》 ❷苟且。~得列乎众芳《离》
苟gǒu❶苟且。《荀子·不苟》:“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礼记·曲礼上》:“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惜誓》:“或推迻而苟容兮,或直言之谔谔。”王逸注:“言臣承顺君非,可推可移,苟自容入,以得高位。”《离骚》:“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 ❷连词。表假设关系,相当于“若”、“如果。”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五:“苟,犹若也。”《论语·里仁》:“苟至于仁矣,无恶也。”《史记· 陈涉世家》:“苟富贵,毋相忘。”《离骚》:“苟中情其好修兮。” ❸副词。或许,庶几。《离骚》:“苟得用此下土。”钱杲之《离骚集传》:“苟,犹庶几也。” 必须
必须必(~是;必得;~由;~有;必索;必务) 须(须是;须着;须至;当须;要须) 要 务(务必;务须;~望;务期;~请) 切(切须) 非(非得;~去不可) 得(总得;~以去) 自要 表示必要或充足条件:苟 只要 不可缺少:少不了 缺少那种都不行:阙一不可 缺一不可 一定不能缺少:必不可少 一定要有,不可缺少:必需 (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必须)
粗心
粗心心粗 粗忽 粗粗 眊矂 不仔细 不细致:粗糙 毛糙 生硬 胆大心不细:偾事 做事不细心:苟 阿磨 哈答 鹘露蹄 粗心而健忘:丢三拉四 丢三忘四 做事粗心不沉着:心粗气浮 不细心,不沉着:粗心浮气 做事粗心,不细致:毛(~头~脑) 粗疏,不细心:觕疏 做事粗疏,不细心:粗心大意 粗心大气 人的粗心大意:三鹿郡公 粗心大意到了荒唐的程度:徙宅忘妻 做事粗心大意,不沉着:毛手毛脚 毛脚毛手 不细致,做事粗心大意:粗枝大叶 粗株大叶 大叶粗枝 对待事物马虎草率,不认真,不细心:马大哈 不细心马虎:粗疏 粗悍 阔疏 虚疏 卤莽 阔略 错误粗疏:谬略 做事慌张不细致:毛糙 毛毛糙糙 毛毛草草 毛毛躁躁 (疏忽,不细心:粗心)
另见:草率 敷衍 疏忽 遗漏 ︱细心
假设
假设假(假之;假令;假如;假若;假使;假而;假是;假定) 令(向令;设令;借令;浸令;借令;弟令;诚令) 苟(苟或) 即 自 诚 讵 向使 把似 借使 遮么遮莫 浸使 浸假 乡使 譬使 向使 借若 表示假设:设(设或) 向 如(如果;如若;如其;如使;如或;如令;如是;有如;设如) 或(或者;或若) 要(要是) 使(当使;如使;倘使;设使;乡使;借使) 倘(倘若;倘如;倘或;倘使;倘然) 傥(傥若;傥使;傥或;傥然) 若(若非;若如;若其;若是;若果;若令;若使;若或;若还;若苟;若为;若然;或若;当若;有若;设若;假若) 借 脱(脱若;脱或;脱使) 适 而 抑(抑或) 借 可中 都然 表示可能性极小的假设:万一 (姑且认定:假设)
另见:虚构
不谨慎
不谨慎不审慎:苟 疏略,不谨慎:简疏 轻率不慎:儳 做事不慎重:草率 收藏东西不谨慎:谩藏 不小心不谨慎:大而化之
贪求
贪求苟(苟贪;苟冒;苟欲) 赇 黩 豕食 惏索 贪求财物:冒贿 贪求财货:黩财 贪求权势:冒势 贪求事功:贪功(~求赏;~冒进) 贪力 贪求宠幸:贪幸 贪求多而广博:贪多务广 贪求大而全:贪大求全 嫉害贪求:忮求 非分贪求:侥求 过分贪求:倾觖 贪求不止:侥 徼 贪求不知满足:贪索无厌 (孜孜以求,永不满足地追求:贪求)
随便
随便乱(胡乱) 妄 浪(~游) 苟(苟然;不~言笑) 顺(顺便) 混(~出主意) 随分 随疑 因循 混帐 松滑 随随便便 胡乱地:泼 瞎(~说;~搞) 随便不经意地:随事 根据情况,怎么办好便怎么办:随宜 便宜行事 为人随便:大大咧咧 简单随便:疏率 散漫,随便:疏简 随随便便,不受约束:漫散 洒脱随便,不受约束:脱落不羁 脱略不拘 通脱不羁 行为随便,不拘礼节:箕踞袒跣 解衣盘礡 解衣磅礡 解衣箕踞 科头跣足 科头徒跣 科头赤脚 科头赤足 光头赤脚 跣足科头 (随其所宜:随便)
另见:随意 任凭 任意 不拘泥 不遵守 松懈
苟gou苟安 苟存 苟合 苟活 苟简 苟且 苟全 苟同 不苟苟且偷安 苟且偷生 苟且因循 苟全性命 苟延残喘 不苟言笑 一笔不苟 一丝不苟 蝇营狗苟
苟gǒu假如:故相物以配才,~非其人,恶乃滥乎。(七八·1961) 苟
016.苟(p2640.2)义项四,释作: “姓。出自黄帝之后。一说楚大夫食邑, 因氏; 一说五代后晋时敬姓避石敬瑭讳, 去父姓苟。……” 按:释文所谓“去父姓苟”,意不可解。“父”当系“攴(攵)”字之讹。因“敬”字在六书从攴、(从羊省,从勹、口, 自急敕也。其音为ji)。攴于组字中又写作: “攵”,即易误作“父”。而“”与从艸、句声之“苟”本非一字,而俗写“敬”即从“攴苟”矣。故后晋人恥与那位儿皇帝之名同字,乃于“敬”字去“攴(攵)”存“苟”,而“苟”字冷僻,即从俗作“苟”矣。
苟❶且也。《詩經·王風·君子於役》:“君子於役,苟無飢渴。” 鄭玄箋: “苟,且也。” 《詩經·唐風·采苓》: “舍旃舍旃,苟亦無然。” 毛傅: “苟,誠也。” 鄭玄箋: “苟,且也。” 《儀禮·燕禮》: “實爲苟敬,席於阼階之西北。” 鄭玄注:“苟,且也,假也。” ❷愉也。《周禮·冬官·弓人》: “苟有賤工,必因角幹之濕以爲之柔。” 鄭玄注: “苟,愉也。” 陸德明《經典釋文》: “愉,吐侯反,或吐豆反。” ❸比且也。《論語·顔淵》: “季康子患盗,問於孔子。孔子對曰: 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鄭玄注: “苟,比且也。” (敦煌殘卷唐寫本 《論語》 鄭注) 《論語·里仁》: “子曰: 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鄭玄注: “苟,比且也。” (卜天壽抄本殘卷《論語》 鄭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