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義〕yì1 事之宜;正义。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如:道义。2 情谊;恩谊。如:无情无义。3 意义;意思。如:含义。4 指不取报酬的;公益的。如:义举。5 名义上的;人工制造的;假的。如:义父;义肢。6 姓。
義义(2次) 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夫孰非~而可用兮《离》 身服~而未沫《魂》 另见[成義][無義][襲義]
義❶宜也。《詩經·大雅·蕩》: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而秉義類。” 鄭玄箋:“義之言宜也。” ❷同 “藝”。《周禮·天官·宫正》: “會其什伍而教之道義。” 鄭玄注: “鄭司農云: 藝 (義) 謂禮、樂、射、御、書、數。” ❸能斷時宜。《周禮·地官·大司徒》: “以鄉三物教萬民而賓興之,一曰六德: 知、仁、聖、義、忠、和。”鄭玄注: “義,能斷時宜。” ❹正事也。《禮記·少儀》: “門卜筮曰:義與志與,義則可問,志則否。”鄭玄注: “義,正事也。” ❺讀爲“儀”,匹也。《尚書古文·文侯之命》: “王若曰: 父義和。” 鄭玄注: “義讀爲儀。儀、仇皆訓匹也。”(《通德堂經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