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经济新闻的写作
释义 经济新闻的写作

经济新闻的写作

经济建设是国家的中心工作,经济报道也就成为新闻报道的中心。组织好经济报道,写出好的经济新闻,对促进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有着其他工作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经济新闻包括工业新闻、农业新闻、财贸新闻以及科技新闻等。经济现象非常复杂,政策性很强,所以经济新闻的写作较之社会新闻、文艺体育新闻来,难度就更大一些。它要求记者必须“吃透两头”,即吃透中央的经济方针、经济政策,吃透社会经济生活实际;它要求记者需具备较丰富的经济知识,懂得经济运转的基本规律,以发现常人不易发现的新问题,觉察常人不易觉察的新事物。
经济新闻的写作,要注意以下几点:
❶配合决策,突出重点。经济建设有着方方面面的关系,为了协调发展,在各个不同时期会有不同侧重点。经济新闻报道要紧跟中央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决策,抓住重点,为贯彻党和国家的经济政策鸣锣开道。唯其如此,才能使经济新闻肩负起它的社会责任,才能使经济新闻成为各种新闻报道的中心。
❷报喜也报忧,头脑清醒。经济新闻应该满腔热情地报道经济建设中的新成就、新经验、新思想,而且要以报道成就、进步为主,即以报喜为主。成就与进步,是我国经济生活的主流,经济新闻唯其多报喜,才能够正确反映我国经济生活的本来面貌。但是,报喜的目的在于给人民以鼓舞,在于激励人民群众更大的建设热情,而不是让人们陶醉于成就,盲目乐观。盲目乐观必然导致头脑发热,给经济建设带来损失。所以,讲成就要留有余地,不要把话说绝,而且还需把经济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告诉人民,即报忧。报忧的目的,在于让人民群众在成就面前保持清醒,在困难面前保持信心,而不是泄气。
❸见物又见人,有血有肉。人是经济活动的主角,也应当成为经济新闻的主角。许多经济新闻所以乏味,原因之一就是只见物不见人,只是堆砌一些经济数字,诸如产值多少,利润多少,与往年同期比增长额多少,等等,就是不见完成这些数字的人的活动、人的思想、人的精神风貌,结果是费了好大劲,稿件写出了,也刊出或播出了,却没人感兴趣。要让人家爱看,必须见物又见人,既报道经济动向,又反映经济背后人的活动,把经济生活当成人的生活来写,把经济活动当成人的活动来写,这样,写出的经济新闻就会有血有肉,有活力,人家自然爱看。
❹深入开掘,多种角度。经济新闻写作切忌浮在表面,只见结果不见原因;只见生产力的活动,不见生产关系的变化。应该把新闻的触角深入到社会的深层,挖掘经济现象后的原因;寻找生产力背后生产关系的变化;寻找经济生活的变化在人的思想、观念、精神方面引起的变化;寻找经济变革带来的新的生活画面、新的社会生活图景。这样挖掘的新闻就会既有深度,又有活力。另外,社会经济生活有多个侧面,新闻报道就需有多个角度,多个观察点,这样才能使经济新闻千姿百态,而不是千篇一律。
❺积极参与,热情服务。记者不仅仅是经济活动的观察者,还应当是参与者。当然,记者的参与不同于工人、农民,不同于厂长、经理,记者是通过新闻报道来参与的。通过新闻报道,传播信息,交流经验,启迪认识,开拓视野,从而起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作用。这就要求记者热情投身社会经济生活,感受社会经济生活的脉搏;要求记者从思想上、感情上,贴近生产、贴近社会,贴近经济活动中的人民群众。贴得越近,参与得越深,为经济服务的新闻报道就会搞得越好。另外,文字表达方面,经济新闻也要力求准确、生动,凝练;并要避免钻入经济概念、技术圈子里去。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0: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