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下聊城【出处】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燕将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谗之燕,燕将惧诛,因保守聊城,不敢归。齐田单攻聊城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鲁连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燕将见鲁连书,泣三日,犹豫不能自决。……乃自杀。聊城乱,田单遂屠聊城。归而言鲁连,欲爵之。鲁连逃隐于海上。” 【释义】 战国时燕国将领攻下齐国聊城,齐国派人去燕行反间计,燕将害怕回国被诛,死守聊城不敢回去。齐将田单攻打一年多而不能攻下。鲁仲连即写封给燕将,晓以利害,用箭将信射入城中。燕将见信哭泣不止,最后自杀。田单即攻下聊城。后以此典称人谋略高超,以智克敌。 【例词】 飞书鲁连 箭下聊城 聊城矢 聊城功 聊城书 破聊城鲁连箭 鲁连书 鲁连飞矢飞箭辽城 飞箭驰书 射聊城射书才 聊城飞箭 下聊城 一箭书 一箭下聊城 一矢聊城箭头书 燕将书 【用例】 〔飞箭驰书〕 南朝陈·徐陵《让五兵尚书表》:“飞箭驰书,未动聊城之计。” 〔箭下聊城〕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赵公墓志铭》:“赵失东渔,胡亡南牧;箭下聊城,泥封函谷。” 〔聊城矢〕 明·夏完淳《细林夜哭》:“潇洒秦庭泪已挥,仿佛聊城矢更飞。” 〔鲁连书〕 唐·薛能《赠苗端公》:“从军有何用,未造鲁连书。” 〔破聊城〕 唐·元稹《戴光弓》:“唯调一只箭,飞入破聊城。” 〔燕将书〕 唐·杜甫《收京》:“暂屈汾阳驾,聊飞燕将书。” 〔一矢聊城〕 宋·曾觌《水调歌头》:“一矢聊城飞去,谈笑静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