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立仗马 |
释义 | 立仗马比喻贪恋高官厚禄而不敢有所作为之人。宋苏轼《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 “君看立仗马,不敢鸣且窥。” 立仗马【出处】 《新唐书·李林甫传》:“林甫居相位凡十九年,固宠市权,蔽欺天子耳目。谏官皆持禄养资,无敢正言者。补阙杜琎再上书言政事,斥为下邽令。因以语动其余曰:‘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不暇,亦何所论? 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饫(yu,饱食)三品刍(chu,草料)豆,一鸣,则黜之矣。后虽欲不鸣,得乎?’由是谏争路绝。” 立仗马(一) 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置仗内六闲: 飞龙、 祥鳞、 凤苑……飞龙每日以八马列于闾门之外,号南衙立仗马,随仗下而退。参见《新唐书·百官志》二《殿中省》。 立仗马lì zhàng mǎ见“仗马寒蝉”。 立仗马唐代武则天时在宫门外设立的仪仗马队。用以批判、讽刺为官者因害怕丢掉官职而不敢大胆讲真话。唐玄宗统治后期,宰相李林甫排斥异己,独断专行,他禁止大臣向玄宗提意见,以此来蒙蔽皇上的耳目。他要求谏官们像宫门前的仪仗马队那样整天静默无声,谁不服从便严厉打击。谏官杜琎因为上书给皇帝提意见,当即被李林甫贬为下邽县令。(见《新唐书·李林甫传》)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