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稍 |
释义 | 稍shao逐渐。《史记·魏公子列传》:“其后秦~蚕食魏。”苏轼《范增论》:“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夺其权。”《史记·周勃世家》:“勃恐,不知置辞,吏~侵辱之。”(置辞:说什么。) 稍〈隐〉清末以来四川成都畜牧市场经纪人指数目九。参“收、抬、找、查、拐、劳、条、敲、稍、海”。 稍shāo❶ 细碎的禾茎。《周礼·天官·大府》:“四郊之赋,以待~秣。”(稍秣:喂牲口的草料。)引申为小。《周礼·天官·膳夫》:“凡王之~事,设荐脯醢。”(荐:献。脯:干肉。醢hǎi:肉酱。) 稍;稍稍;稍微;稍许shāo shāoshāo shāowēi shāoxǔ【同】 都是副词;都表示数量不多、程度不深、时间不长;都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作状语。 稍shāo稍微 说明: 12画;禾部;左右 稍shào义同“稍(shāo)”,用于“稍息”。 说明: 12画;禾部;左右 稍❶禾的顶端。 稍○~息(军事或体操的口令,命令队伍从立正姿势变为休息的姿势)。 稍shāo❶ 略微,一点儿:稍大。 稍shào稍shāo略微。 稍shāo1 禾苗的末端。引申为小。《周礼·天官·膳夫》:“凡王之稍事。”又引申为略微。如:稍微。2 逐渐。《史记·魏公子列传》:“其后秦稍蚕食魏。”3 通“梢”。树枝的末端。另见1270页shào。 稍shào用于“稍息”。另见1268页shāo。 程度不深 程度不深浅(浅浅;浅薄;~显;~鲜;~淡;浅短;浅微;~露;浮~;肤~) 浮 薄(薄薄;~少;~弱;~情;~寒;寡~;简~;清~;凉~;单~;绵~;浇~;稀~;疏~;淡~) 微(微微;~薄;~弱;丝微;些微;轻微;细~;几微;低微;毚微) 俴(俴薄) 小(~可;~试;~学;~结;微~) 略(略略;略微;略为;~知一二) 少(~待) 大(~致;不~) 些(些些;些微)须 裁 淡(淡淡;色~) 嫩(~寒) 粗(粗浅;~具规模) 轻(轻微;~鲜;~约;~伤) 差(~可告慰) 或(不可~缓) 聊(~胜于无) 颇 小可(非同~) 鸿毛 不够 弥弥 有点 多少(~吃点) 几分(~姿色) 不大(进步~) 不甚(~了解) 泛泛(~而谈) 杯水 少 少少(~数;~量;~许) 寡(~少;~狭;~鲜;~言;~情;多~;多~不均;~留片刻) 小(~点;~数;轻小) 约 希 鲜 轻(~微;~薄) 几个 几何 讵几 无几(所剩~) 不多(为数~) 不丰 可数 有数 有限 有点 有些(多少~) 一些 许些 许少纤须 紧张 简单(家具~) 区区一二(略知~) 二五(~之数) 三两 三四 三五(~游客) 数四四三 百二 不大(数目~) 钟斛斗斛 秉握 另见:数量 数目 物量 人少 稀疏 减少 ︱多 事物的部分 事物的部分事物的局部:一枝一节 程度低 程度低大(不大;不~熟) 卑 庳 浅浅(草~) 轻浅 只是 不过(~如此) 多少 罢了 有点儿 稍shao另见shao。稍大 稍等 稍低 稍稍 稍微 稍为 稍小稍许 稍逊 稍作 稍安勿躁 稍胜一筹 稍逊一筹 稍纵即逝 稍shao另见shao。稍息 稍(一)shāo (二)shào【辨形】 左是禾,一捺变点,右下是冃,不写作月。12画。形声。 稍shao〈副〉表示程度浅或数量少:这件衣服~大了一点儿|那个地方条件~差一些|请你~停一下|这些统计数字很复杂,~不注意就会算错|来访者请~候。[稍微]意义与“稍”同。用法与“稍”基本相同,但“稍微”一般不修饰孤零零的动词或形容词:光线~暗了点儿|今天~暖和些|你能不能~写清楚些?|请~等候片刻。 稍shāo略微:凤姐且止步~候,听他二人回些什么。(十六·334)凡远亲近友之家所见的那些闺英闱秀,皆未有~及林黛玉者。(二九·676) 稍shāo稍❶距王城三百里。《周禮·天官·外府》: “以九式之法,均節邦之財用,掌國之官府郊野縣都之百物財用。” 鄭玄注:“野,甸稍也。甸,去國二百里,稍,三百里。” 《周禮·地官·司徒》: “稍人: 下士四人,史二人,徒十有二人。” 鄭玄注:“距王城三百里曰稍。家邑、小都、大都,自稍以出焉。”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