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qí❶ 地神。《论语·述而》:“祷尔于上下神~。” ❷ 大,广大。《后汉书·郎𫗱传》:“思过念咎,务消~悔。”
祇qí亦称“地祇”。地神。另见1895页zhǐ只[二]。
祇(一)qí (二)zhǐ【辨形】 左是礻,不是衤,右是氏,不是氐。8画。形声。 【辨义】祇(一)qí古代称地神:神祇。 (二)zhǐ同“只(一)zhǐ”。副词,表示限于某个范围。 【辨析】二音主要区别是: 一、词性不同: 祇(一) qí 作名词;(二)zhǐ 作副词。 二、适用范畴不同:祇(一)qí表示事物名称,作迷信用语;(二)zhǐ表示范围。 三、字音规范程度不同:祇(一)qí是规范字音;(二)zhǐ是“只(一)zhǐ”的异形字音,通常用“只(一)zhǐ”。
祇❶適也。《詩經·小雅·何人斯》:“胡逝我梁,祇攪我心。” 鄭玄箋: “祇,適也。” 陸德明《經典釋文》: “祇,音支。”《詩經·小雅·無將大車》:“無將大車,祇自塵兮。” 鄭玄注: “祇,適也。” 陸德明《經典釋文》:“祇,音支。” 《論語·顔淵》:“誠不以富,亦祇以異。”鄭玄注: “祇,適也。” (《玉函山房輯佚書》) 《論語·顔淵》: “誠不以富,亦祇以異。” 鄭玄注:“祇,適也。” (《通德堂經解》) ❷安也。《詩經·小雅·何人斯》:“壹者之來,俾我祇安。” 鄭玄箋:“祇,安也。” 陸德明《經典釋文》:“祇,祈支反,一云鄭止支反。” ❸敬也。《禮記·内則》:“姆先相,曰某敢用時日,祇見孺子。” 鄭玄注:“祇,敬也。或作振。” ❹天曰神,地曰祇,人曰鬼。《論語·爲政》:“子曰: 非其鬼而祭之,諂也。” 鄭玄注: “天曰神,地曰祇,人曰鬼。” (卜天壽抄本殘卷《論語》 鄭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