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焦尾琴 |
释义 | 焦尾琴泛指音质优美之琴。《南史· 王敬则传》: “仲丽善弹琴,江左有蔡邕焦尾琴在主衣库,上敕五日一给仲丽。” 焦尾琴东汉蔡邕用已烧焦的桐木制琴,时人称为焦尾琴。比喻历尽磨难的良才,未被赏识的空器。《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 (cuan烧火作饭) 者,(蔡) 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 琴 琴琴(~徽;弦~;青琴;绮~;绿~;绿绮~) 桐(桐君;桐孙;丝桐;焦桐;凡桐;枯桐;鸣桐;孤桐;绿桐;焦梧桐;梧桐尾;三尺桐;三尺焦桐;三尺枯桐) 鹤轸 瑶轸 玉轸 槁梧 良质 流徽 绿绮 五弦 七弦 清英 玉徽 金徽(黄金徽) 危丝 危柱 焦尾(焦尾琴;焦尾桐) 燋尾 虞弦 鸣丝 绿绮 清音居士 三尺之木 焦尾琴尾巴烧焦的琴。比喻遭受摧残,不得其用的人或物。东汉时,吴地有人用一块上等的桐木当作木柴烧火做饭。桐木在灶膛中发出咔咔的爆裂声,恰好被蔡邕听到。蔡邕精通音律,听得出这是一块上等木料,于是赶紧让主人把桐木抽出来。蔡邕把它制成一把琴,拿来一弹,音质果然非同寻常。因为做琴尾的木头原已被烧焦,所以称之为“焦尾琴”。(见《后汉书·蔡邕传》)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