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材料式造词法刘叔新 《汉语描写词汇学》术语。 指既用本语言的词汇材料, 又用本语言的语音材料,创造新词的方法。分为4种: (a)半表音法。找一两个音节表示某种事物现象的声音特征, 同时使它和一个能表示该事物现象某个实质方面的词汇材料结合起来, 形成新词。 如: “吭声、 吭气, 哈哈镜、 呱呱叫”等。 (b) 半表意法。 取一个不带意义的音节和一个单音的词或语素组合, 用以表示某种事物现象, 形成新词。如: “腼腆、惆怅、肮脏”等。 (c)半音译法。既用音译, 又用意译,二者缀连起来,形成新词。如:“啤酒 (beer)、 卡片 (card)、 沙丁鱼 (sardine) (以上为补加意译型); 爱克斯光 (x-ray)、 华尔街 (WallStreet) (以上为部分音译加部分意译型)”等。 (d)音译糅合意译法。 音译一个词时, 选用带有某种意义的若干音节, 缀连起来既译音, 又在某种程度上译了义或指示出词义, 从而形成新词。 如: “乌托邦(Utopia)、可口可乐(Cocacola)、爱斯不难读(Esperan-to)” 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