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语掾《晋书·阮瞻传》:“见司徒王戎,戎问曰:‘圣人贵名教,老庄明自然,其旨同异?’瞻曰:‘将无同。’戎咨嗟良久,即命辟之。时人谓之‘三语掾’。”按《艺文类聚》十九引《卫玠别传》作太尉王衍问阮瞻。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作王衍问阮修,所记不同,当以《晋书》为是。后世以为幕僚之美称。宋陈与义《简斋诗钞·寄信道》:“却忆府中三语掾,空吟江上《四愁诗》。”
三语掾掾:古代属官的通称。因说三字被提拔为属官。用作对幕府官员的赞美之词。西晋时,有一个叫阮修的人很有名望,太尉王衍曾向他请教说:“老庄与圣教究竟有何异同?”阮修只回答了三个字:“将无同。”意思是说,莫不是相同。王衍对阮修的答复十分赞赏,于是任用他做了属官,时人戏称之为“三语掾”。(见《世说新语·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