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河南坠子
释义 河南坠子

河南坠子

鼓曲类曲艺。前身是流行于河南的“道情”和“颖歌柳”两种曲艺形式,清末开始合流,改三弦为坠胡伴奏,起腔前使用“溜腔”(俗称“哼弦子”),约于1900年左右成熟。继之迅速传入山东、安徽等省,民初以后又流传于北京、天津、上海、沈阳、西安、兰州、武汉、重庆等地。1930年以后进入兴盛时期,在天津出现了不同流派。是中国流行最广的曲艺形式之一。
其唱腔音乐可归纳为起腔、平腔、送腔、尾腔四部分,在主体唱腔中,根据唱词中不同句式格律,使用三字崩、五字嵌、七字韵、巧十字、拙十字、寒韵、滚口白等唱法,形成不同的节奏和旋律。伴奏乐器,除独具特色的坠胡外,又有矮脚书鼓、简板、铰子、醒木等打击乐器。演出方式有单口、双口(对口)、三口(群口)三种。曲目除从道情、三弦书、山东大鼓、琴书等曲移植继承大量故事内容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又编唱有不少具有进步思想内容的书目。


【河南坠子】

曲艺曲种。形成于清末。流行于河南及山东、安徽、北京、天津等地。演唱者一人,左手打木简板,边打边唱。也有对口和群口形式。唱词一般为七字句。伴奏乐器是坠胡。


河南坠子

河南坠子

流行于河南、安徽、山东等地。演唱形式有自拉自唱、一拉一唱和对口唱三种,演员手打檀板或枣木简板边打边唱;对口时,另一人还打单钹和书鼓;伴奏者拉坠子弦,有的并踩打脚梆作为击节。音乐上为主曲体,唱腔有引子、平腔、大小韵、牌子、五字嵌、十字韵、快札板等。唱词基本为七字句,曲目分大中小三种。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