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命(一) 周朝官阶从一命到九命,三命为卿,始为天子之臣。《周礼·春官·大宗伯》:“三命受位。”郑玄注:“郑司农云:‘受下大夫之位。’玄谓: 此列国之卿始有列位之王,为王之臣也。王之上士亦三命。”又《典命》:“上公九命为伯……其卿三命。”孔颖达疏:“大国卿三命。”亦指任州府官的辟命。《后汉书·李陈宠陈等传论》:“任棠、姜岐,世著其清,结瓮牖而辞三命。”李贤注:“谓任、姜辞太守之辟也。”《全唐诗》二四七独孤及《送虢州王录事之任》:“一经俄白首,三命尚青袍。”亦泛指京官。《全唐诗》四四刘怀一《赠右台监察邓茂迁左台殿中》:“入仕光三命,迁荣历二台。” (二) 术数家以受命、遭命、随命为三命。《礼记·祭法》“曰司命”汉郑玄注:“司命主督察三命。”孔颖达疏:“案《援神契》云:‘命有三科,有受命以保庆,有遭命以谪暴,有随命以督行。’受命谓年寿也,遭命谓行善而遇凶也,随命谓随其善恶而报之。”南朝宋鲍照《鲍参军集注》六《在江陵叹年份老》:“五难未易夷,三命戒渊抱。”后星命术士以人生辰之年、月、日所属干支推算命数,亦称三命。宋孔平仲《孔氏谈苑·陈靖附婢子语》:“为吏部员外郎,晓三命,自言官高寿长。”宋洪迈《夷坚志补·汴岸术士》:“适术士过前,共坐旅舍,询其技,曰:‘能论三命。’乃书年月日示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