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司 |
释义 | 【三司】1 官名合称。东汉、唐代、辽代指太尉、司空、司徒三公。2 官署合称。唐代为御史台、中书台、门下省合称,又为刑部、御史台、大理寺合称。明代为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合称。3 官署名。北宋将唐末、五代之盐铁、度支、户部三官署合而为一,称“三司”,掌邦国财用大计,威权颇重。后屡有变动。神宗时废,大部分事务并入户部。金代复置。 三司(一) 指三公。即太尉、司徒、司空。《后汉书·顺帝纪》:“今刺史、二千石之选,归任三司。”李贤注:“三司,三公也,即太尉、司徒、司空也。”《全唐诗》三四四韩愈《晋公破贼回重拜台司以诗示幕中宾客愈奉和》:“将军旧压三司贵,相国新兼五等崇。” (二) 唐以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主理刑狱。见《新唐书·百官志三》。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